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沒有時間生病的人

從老人的臉上看到什麼是承擔;什麼是成全。
 
我開始發現我面對的是一個台北的榮譽市民,他極有可能是台北市年齡最高的洗車工人。
早上,我會到寓所附近的一家傳統早餐店喝碗豆漿,吃個蛋餅什麼的,再去搭車上班。我經常會遇到一位老先生徐徐地走來。

文 / 鄭春鴻

「王伯伯好!」店裡的服務員都會很親切地主動招呼他。這家開了三十幾年的早餐店是由一個客家的家族一起組成的,他們工作勤勉,性情拘謹,不茍言笑。



今天我跟王老先生坐在一起,我遞給他一落報紙,他對我笑一下說謝,我們都沒「搶」到要聞版,所以就不認真看報,彼此聊搭起來。
「您吃得滿多的嘛!」我過去就一直發現他好福氣,年紀大了,一大早胃口還那麼好。
「哦!」他輕輕地哼了一聲答道:「還可以,我要工作呢!」
「工作?您做什麼工作?」我看他有點歲數了,應該已經退休。
「我幫人洗車。」
我眼睛發亮看著他,有點想不到。
他告訴我,每天從凌晨一點開始,一直到五點,他得到不同的定點洗十來部車。
「哇!您真了不起啊!您今年貴庚?」
「八十三歲了。」
我開始發現我面對的是一個台北的榮譽市民,他極有可能是台北市年齡最高的洗車工人。
「吃過早點後,我還要去洗車。」他說得滿輕鬆的:「從八點洗到十一點多,我還要再洗五部車。」
王老先生說十四歲從江蘇老家到上海,逃難到台灣,當兵當到四十七歲退伍後,早上在公路局當噴漆工人,晚上賣臭豆腐。做噴漆工做到五十幾歲,人家嫌他太老,不給做了,他就開始幫人洗車,晚上還是賣臭豆腐,他的臭豆腐攤子,幾年前才剛收,至於洗車則洗到現在。五點半,他要趕到體育場,他在這裡領導一個健康操團體,團員六點會來,他要提前來準備。做操做到七點結束,收一收電唱機、埸地,走到這家傳統早餐店喝豆漿。
「吃過早餐後,我還要再去洗另外的七部車,洗到中午十二點,吃過午飯才回家休息。」我一直傾聽他說自己的生活,聽到這句話,我的下巴差點掉下來。最近他告訴我,這陣子,他一天要洗十七部車,不論寒暑。
我們慢慢有了更深入的交談。王老先生說,他賣臭豆腐的攤子對面,有個老鄉擺了攤賣陽春麵。這位老鄉有一次跟王老先生說,他的住房太小,想換個大的,問王老先生要不要頂下他的小房,權利金50萬。王老先生正好沒房,就湊足了數,還加碼重新裝潢,一住就是三十年,把三個男孩都帶大,各有事業。
「後來,這個房改建成國民住宅,我配到一間,我的房現在值三千多萬呢!」故事聽到這兒,沒有不替老人感到欣慰的,天道酬勤,洵不誣也。
老人不但堅持勞動,而且堅持只要跟他住的人,都不准出錢。「是誰當家啊?」這一點他可拗得很。現在他們一家開飯,有十個人圍著吃,說到這兒,可以從老人的臉上看到什麼是理直;什麼是氣壯;什麼承擔;什麼是成全。
同時,我們更看到,什麼是父親。
「天這麼冷,您凌晨就工作,洗車要穿暖活點。別生病了」我不知從哪蹦出這句傻話。
「我沒有時間生病的。」他說。

免死金牌 (刊於北美世界日報副刊)

(圖片說明)人生就像一本書,每一天的你都只是其中一頁
信封裡各有紙牌三張,分別寫上四個大字「免死金牌」,背面並書有使用方法,略謂在未來的一年,如果我做了什麼對不起他們的事,可以拿「免死金牌」來「抵賴」,事不過三,因此只給金牌三面。

文 / 鄭春鴻

為親友準備生日禮物,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苦事。一般來說,給小壽星的禮物比較好買,因為小傢伙未見世面,街口小攤隨手購來的小車小船就可以唬得他一愣一愣了;而給老壽星,特別是給富有的老壽星的禮物最難買,因為他老人家曾經滄海,美貝過手、珍饈下肚,可以動其心也者,恐已非有形之物矣!
我的生日和外祖父同日,當天母親一邊忙著差人送豬腳麵線給外公祝壽;一邊腹疼不已,及至分娩,外公喜出望外,他乃家族中最富有者,立賞家母房屋一幢,家族傳為美事。以後每逢我們祖孫雙生日,外公會請人送來鐵盒裝義美煎餅「龜殼餅」一盒互賀長壽,此例一直延續到外祖父仙逝為止。
世事紛擾,平日庸碌過日,既乏善可陳,印象中後來也無心過生日。有一年我的生日,內人和一雙兒女忽然說有特別的禮物送我,唱了生日歌後,他們都遞上小信封一個,裡面各有紙牌三張,分別寫上四個大字「免死金牌」,背面並書有使用方法,略謂在未來的一年,如果我做了什麼對不起他們的事,可以拿「免死金牌」來「抵賴」,事不過三,因此只各給金牌三面。
我得此金牌,心中一翻攪,過往慘事歷歷在目。為人丈夫,偶爾會因出言不遜,引起內人不悅,因此冷戰數日,家庭溫度降到冰點;身為人父,時因孩子不懂事,抑或出自求好心切,口無遮攔說出沒有造就的話刺傷了孩子而後悔不已,此時苦思不知如何償還以彌補虧欠,痛苦莫名。現在可好,有此金牌,無異於「免戰牌」,只要一出手,馬上偃旗息鼓,煙硝立散,雙方破涕為笑,家庭和樂重現眼前,這是何等的奇異恩典!

「如果我今年都活得很有見證,用不上『免死金牌』,不就浪費了嗎?不如先想幾樁壞事,以備不時之需。』我性好捉狹,背著孩子向內人癡說,自然只是討罵。
獲賜「免死金牌」之後,除了贊嘆內人的悲憫與創意,進一步思以發揚光大。我忽然想起在過往的歲月,我是否有因他人對我「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而懷恨在心,並且一恨數載,無計消除呢?倘若我們彼此在心裡都暗暗地也給了每一位周遭之人各三面「免死金牌」,而當我們說錯話做錯事而遞出金牌時,彼此的誤會過節因諒解而冰釋,這世界的和諧,這世界之美,就不只是今日的三倍,而是三的等比級數倍矣!
人都會軟弱,都會過犯。但寬恕某人某事,不是對於所寬恕者的錯誤行為合理化,也不是為這個行為找藉口;不過寬恕毫無疑問地是在這場可能蔓延的大火中劃出一條防火牆。寬恕對基督徒而言尤其應視為當然,因為對敵人的寬恕是與上帝對我們的寬恕相對應的 ( forgiveness of enemies corresponds to God’s forgiveness fo us. )。寬恕是接受懺悔與放棄怨恨,這對寬恕他人的人和被寬恕的人都是一樣受用的。換句話說,寬恕別人等於饒了自己。
寬恕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德性,當我們或別人還修鍊不到這樣的品德之時,不必太自責,也不要急於對人定罪。因為「適度的怨恨」也不全然是壞事,至少它是自尊以及對道德規則的尊重的表現。只是大家要記得,不要讓「怨恨」逗留在心中越過黃昏,天色暗了,就不能再生氣。

耳際的蟲聲


人生如牌局,畫家呂月華小姐把我(左)和小犬放入名作中

我們的一生,每天努力的,絕大多數是爭取讓別人接納自己的事;也因此當我們好整以暇準備好全心迎接一隻甲蟲光臨耳際的時刻,就變得十分稀有及珍貴。

文 / 鄭春鴻

在星光的傳說當中,據說甲蟲往往是由精靈和鬼怪所變化來的,因為牠的軀體很小,可以做鑽入人的耳朵裡的,令人坐立不安。英文中說的bug in the ear,耳朵裡的甲蟲,常常被視為是事先給人的暗示、警告或機宜,或者是一種靈感以及事先的提示。
一個太忙碌的人,就算你拉著他的耳朵,大聲地對他示警,他都可以神態優雅地跟你微笑點頭,但是一句也沒聽進去;更不用說一隻小小的甲蟲進入他的耳朵,以微弱的聲音想要給他一點機伶的提醒,他當然就更聽不到的。那些有福氣聽到甲蟲告誡的話語之人,一般都是在心靈獨處的時刻。
你經常獨處嗎?獨處不是專指左右無人,反而是指其人耳目全開,準備好接納別人的那一刻。換句話說,一個願意接納別人的人,儘管每天都生活在吵吵鬧鬧的環境,但是他可以在心情上潛入獨處之境;而一個耳目只關心自己的人,即使隱居山林,但是卻可能從未嘗過獨處的滋味。總之,獨處就是真正做自己的主人的時光。
我們的一生,每天努力的,絕大多數是爭取讓別人接納自己的事;也因此當我們好整以暇準備好全心迎接一隻甲蟲光臨耳際的時刻,就變得十分稀有及珍貴。這麼說或許不夠具體,我們試著用一些實例來一起反省自己是否經常準備好「耳目全開」式的獨處。
最常出現在生活上的,當我問候與人見面,無論和對方熟不熟,都會問:「最近怎麼樣?」,接下來,你可曾真的很仔細地傾聽對方的回答嗎?沒有。事實上,大多數人根本不在乎對方最近怎樣的,連朋友最近發生了什麼事都不感興趣,更別說願意傾聽他對這事有什麼心情了。
而,你幾乎不敢相信,經常地,那甲蟲的聲音是夾雜在這位朋友回答你的瑣事之中,你一直猛點頭,卻聽而不見。
真正的獨處,不特指一個人,也不需要任何的儀式,但是需要一點心理準備。有人儀表總是保持整潔,即使並不是在等別人的拜訪;家總是保持得很乾凈,每年似乎只需要做兩次大掃除;但是不可一日無電視;並且相信「懶散」的一天是失落的一天,沒有和其他人在一起的一天,也是失落的一天;當朋友很長時間沒有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會產生一個念頭︰給朋友打電話。越嚮往獨處之妙趣,心就越靜不下來,家裡總是有一些能夠招待別人的東西,剛開始有點獨處的預備心時,卻莫名地緊張起來,比平時吃喝得更多。
無法獨處的真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一整顆心,完全沒有空隙,都被填滿了。
連一隻蟲子也容不下的一顆心,怎麼還聽得到蟲鳴呢?

昔日的美好


我到大同拜訪雲岡石佛時,等於和一位1500歲的老人
合影,從佛像優雅的神情,確實感受到昔日歲月
的美好。(攝於1990年)


我們的下一代,不見得是那麼窩囊的,那只是我們看不順眼,是我們適應不良,是我們溝通不力。有朝一日,換他們操盤,旭日依然東昇,燒餅還是沒少了夾著油條吃。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世界少了誰都無所謂的。

文 / 鄭春鴻


某人喝得醉眼朦朧,深更半夜才回到家門口.他掏出鑰匙,卻怎麼也對不準門鎖.巡夜的警察見狀,急忙上前問:「需要幫忙嗎?」他大喜過望,趕快說:「請幫我把這房子抓牢,別讓他亂晃動。」自己喝得七葷八素、天旋地轉,倒是反而以為房子亂晃動,這種人豈只有醉漢;我們不也常常怪國家不爭氣,怪這個社會亂,怪老闆只顧自己的利益,怪老公不體貼老婆不顧家。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都沒錯。

上了年紀之後,老朋友相聚容易聊起的話題不外乎:「現在的孩子真難管,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單純……」;「我們這一代,父母交待做什麼,我們就趕緊去做;孩子交待做什麼,我們也趕緊去做。真苦啊!」「宅男、宅女待在家裡,不是MSN,就是打電動,也不去找工作。」說來說去,年輕人就是不行,最刻苦耐勞的還是我們這一代。英國BBC在50年代到80年代有一個很長壽又受歡迎的娛樂性節目,名稱就叫The Good Old Days,這句話變成老人發牢騷的口頭禪。說也奇怪,倘若每一代的上一代都說 The Good Old Days,莫非最美好的歲月得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不成?可見我們的下一代,不見得是那麼窩囊的,那只是我們看不順眼,是我們適應不良,是我們溝通不力。有朝一日,換他們操盤,旭日依然東昇,燒餅還是沒少了夾著油條吃。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世界少了誰都無所謂的。
威廉•哈維 (William Harvey,1578-1657)發現並詳細描述了血液循環:心臟把血液泵入動脈,動脈把血液輸送到全身,靜脈把血液輸入心臟,至今也不過300多年。你可以想像人們如果連「血液循環」的觀念都不知道,生病了可怎麼辦?300多年前的醫生,都幹了什麼活兒?300多年後,甚至30年後的醫生,會不會也訝異地認為現在的癌症治療怎會如此野蠻?這世界不但少了誰一點都沒關係,就算哈維告訴醫生「血液循環說」,會中風的還是中風了,少有人活過90歲。
管他身體裡的血是怎麼流的,陰陽五行是哲學還是醫學。秦皇漢武儘管略輸文采,唐宗宋祖可能稍遜風騷的,還有那只會彎弓射大鵰的一代天驕成吉斯汗,可沒有每年做健康檢查,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李白莎翁也不懂心臟的功能,照樣寫出千古傳唱的好文章。倒反而網際網路不過流行廿幾年,現在越來越多人只要一天不上網,就像血糖過低一樣全身顫抖、坐立不安,而讓大家發抖的原因,可不是在網路上討論什麼「血液循環說」,居然只是一些你一言我一句夢囈式的廁所留言,再高級一點,也不過是小院的陰晴。你可以想像,那一段不上網的「美好的過去」是怎麼過的嗎?不只醫學、科技如此,人在不同的生存條件,自然就會創造不同的文化樣貌。這沒有對錯,也談不上好壞,它們只是不同。
不過,現代父母確實比過去難為。生活的步調、觀念的更替、價值的顛撲速度越來越快,他們並沒有喝醉,外在的「房子」確實晃動得兇。面對兒女,或冷看新聞,當我們發現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快要窒息的時候,只要記住那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庶幾就能存活下來矣!

祝福


(圖片說明) 我的母親王君枝女士。油畫,
畫家呂月華小姐的作品。我們全家人
都很喜歡這張油畫。

這些期待,沒有一個是用口傳達得清楚的,也無法丟一本書給他看,或陪他們看一場教養電影以為可以告知的。在母親的愛裡,我發現這一切我說不出也教不會孩子的事。
文/ 鄭春鴻 幾天前,我回到母親的身旁,全天陪著她,為她更衣、餵她吃飯。母親脊椎受傷後行動不便,現多臥床,翻動母親的身子並非易事,既要小心溫柔,又得趁勢動作;母親已全口無牙,嚥食緩慢,要很有耐心地一口一口餵食。母親逐漸老化失智,但是深層記憶時可喚醒,她對日語較感親切,我要唱歌給她聽、和她說日本話,反覆地說道:「媽媽我愛你」、「媽媽要保重」幾句她教我的話。母親多年來聽力受損,但在我賣力唱作之下,她竟也能禮貌應答,母子二人就這樣說上一陣子,誰也不感到煩累。我陪她坐殘障車去復健、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她四處散步,時有路人投以羨慕的眼光,彷彿有母親可以推出街頭也是一種神氣。母親雖然有時認得我,有時認不出,但是從她的眸子可見,她知道有一個跟她很親的人一直陪在她的身旁。
就這樣,我度過最近幾年來,心中最感到滿足的一段時光。直到一個禮拜終了,在回台北的車上,我回味著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溫存,忽然想到,如果我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可以看到我和母親的相處,哪怕只是一小片刻,我一輩子想要告訴他們的話,就都全在裡面了。
孩子大了以後,迭經磨撞之後,我已經知道自己對他們的影響力是微弱的,哪怕是與一把吉它或一面爵士鼓相比,都常自嘆弗如。為父的心腸所想的,只希望孩子慢慢地能累積智慧,有足夠的內蘊,可以在他們的一生當中,看到感動的事會流淚;見到孱弱的人知道憐恤;確知自己有能力可以安慰受傷悲愴的人;可以去鼓勵心志失喪的人;願意委身去做對自己沒有利益但會帶給別人快樂的事;聽到福音樂於與人分享。心底或許這麼想著,希望孩子不以俗世的價值為價值,逆向操作,庶幾可以逃避文明的災難。
而這些期待,沒有一個是用口頭傳達得清楚的,甚至越講越得到反效果;也無法丟一本書給他看,或陪他們看一場教養電影以為可以告知的。而在陪伴母親,在母親的愛裡,我發現這一切我說不出,也教不會孩子的事。
和老父老母朝夕生活的人,你們是多麼幸福啊!當父母衰老到必須由我們在床邊服侍的時候,我們的孩子也正好是「不聽話」的年齡,上帝早已安排好,這時我們什麼也不必說,只要天天輕輕地為父母按摩、溫柔地對父母說話、充滿喜樂地逗父母開心,乃至為父母擦屎擦尿、洗澡更衣。你要教導孩子的一切德性,就全在這裡面了,我們要的不只是「聽話」的孩子吧?我們要的是一個行得出善的孩子,而那一位時而認得我們,時認不得的老人家,原來是上帝派來賜福給我們的人。

心的低吟


(圖片說明)禱告,就是把自己化做一枚郵票,
為遠方的友人捎來祝福與安慰

我們知道一個「對的人」是靠不住的,人生是不斷地「除錯」的過程,神等待我們,我們也應該學習祂,一直等待別人成長、一直鼓勵別人做對的事,一直為他禱告。

文 / 鄭春鴻


我們在教會得到了安慰之後,很希望家人也能夠受惠。一次,有一位教會的姐妹打電話給我的妹妹,鼓勵她到教會來和大家分享生命的經驗。大概是這位姐妹太熱心了,妹妹有一點受不了,就對他說:「謝謝你的好意,我暫時挪不出時間來,而且我的家庭很幸福。」妹妹說話很坦誠,她之所以不急著到教會,主要是因為她的「家庭很幸福」,或許她的想法就是家庭「比較不幸福」的時候才有必要上教會,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她再考慮撥出時間來。

和妹妹有相同想法的人,其實非常普遍,大家總認為只要我們平常不做壞事,就算敬鬼神而遠之,上帝佛祖阿拉又奈我何?沒有信仰人有時還這樣推理:「那些上教會或是求神問卜的人,也許是幹了什麼壞事,心裡不安,才去求神原諒的。」

教會生活成為家庭重要的活動之後,我忽然發現了一件事。我問內人:「到教會來的人,好像都是一些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比別人更辛苦的人。他們不是夫妻關係有問題;就是親子溝通相處上有困頓;要不就是做生意失敗;職場上的人際關係不理想;有不少人得過重病,有的現在還在治療;有些人過去在精神上有嚴重的傷痛,直到現在還沒有脫離陰霾和憂愁。」這難道就應了妹妹的話嗎?不幸福的家庭、不健康的身體、受打擊的心靈才會去找上帝;而至於那些「不必」上教會的「幸福家庭、健康身體、快樂心靈」,難道才是上帝祝福的嗎?

我的觀察並沒有錯,教會的弟兄姐妹確實分別都有一些壓抑在心裏無法解決的難題,不過,那些在教會以外我們的親朋好友呢?他們縱使外表光鮮,做事利落,但在他們的生命中,他們的內心深處,就真的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那麼勇敢、果決和成功嗎?他們從來都不猶豫、躊躇、跌宕嗎?非也。一般只是沒有特別的機會,讓他對自己的人生作深切的反省。而生活細節未經仔細地翻攪,是不容易察覺出有任何問題的,抑或應該這麼說,其實我們生活上有什麼疙疙瘩瘩,自己心裡是有數的,只是要去深究這些問題必須要有一定的勇氣,而並非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意願去摳弄這些疙瘩。

在教會的時間比較久了,和弟兄姐妹交流的機會比較多了之後,我才慢慢地體悟了一些道理出來。前述那些軟弱的人會來到接觸宗教,這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的完全。」(林後12:9) ,上帝本來就是特別應許要照顧弱者,給弱者機會的。

在一次的聚會開始,牧者要第一次來會的人站起來自我介紹。有一位和全家一起來的老人站在眾人的面前,聽他一開口說話,就知道他是一位老基督徒,因為他的用詞格外地溫柔和謙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一直強調:「我是一個軟弱的人,我要拜託大家幫忙我,在我軟弱的時候扶持我。」他面對兩三百位陌生人說這話的時候,言詞懇切,沒有一點客套和虛假,而且眼中泛著淚光。我被他溫柔以及充滿自省的話語感動不已,並且發現感動之餘,他也為我內心的不敢顯露的告白做出了釋放。後來我才知道這位老人,是一位人文素養很高、很有成就的企業家。我相信他在商場上,不會顯現出自己軟弱的一面,但是在他感到安全的情境下,也就是他站在耶穌身邊的時候,他是那麼謙和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與軟弱。懂得屬靈奧祕的人立刻會察覺到,其實老人家公開承認自己的軟弱,是蒙神喜悅的,因為「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

為什麼人在教會、在面對神的時候會更容易認罪、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完全、更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呢?

首先,可能是因為標準不一樣了,這裏所說的是「人的標準」和「神的標準」不同。在人的標準上,我們日常生活只要做到不犯法就可以了;但是在神的標準上,做到不犯法是不夠的,我們被要求做到不能有「犯意」,甚至要做到積極地祝福、造就別人;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附帶要求,就是不能誇耀自己的「善行」,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不伐善、不施勞」,當你做的事很容易被感謝,甚至不一會兒對方就會拿禮物,或用好聽的言詞來回報你時,你所做的好事,在天上是不被記念的,就算還是會被記上一筆,可能七折八扣打下來,也所剩無幾了,為什麼評鑑這麼嚴厲呢?因為那些無能力報償你而需要你幫助的人還多著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歇手並且自鳴得意的呢?

我們的弟兄姐妹,他們在一般生活上,在他們的職場上,他們的表現不只是OK而已;通常他們的表現,都比一般人好。但是大家到了教會,在聖靈的帶領之下,很多人就會一下子承認了自己的軟弱,主要是因為在神的標準下,沒有人敢不屈膝認罪的。

這麼一說,好像神非常嚴厲,一點都不寬貸我們的不完全。其實,最奇妙的是神的高標準高到任何人都有進步的空間;但是,神的低標準卻低到可以接納任何罪性再惡大的人。也就是再好的人帶到上帝的面前,都還不夠好;再壞的人帶到上帝的面前,都有得到上帝牽引的機會。

在教會、更容易認罪、更願意承認自己的軟弱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教會中人彼此沒有利害關係,大家心裏總覺得身邊有一個大家長,也就是我們的上帝在為我們作主,大家都是祂的小孩,聚會的時候,當自己因為在生命中跌倒而哭泣,或是因為聽到別人講述生命中的哀痛而落淚,都是再自然不過了,大家不會加以掩飾。這樣的情形,在教會之外的人際關係上是不容易看到的。

另外,一個讓神的孩子願意俯首認罪的原因,是大家都相信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剛強的,我們雖然走在神的路上,但是幾乎沒有一天不偏行己意的,禱告的重要正是在此,禱告承認做為一個人的基本軟弱,以及基本罪性,不住地禱告承認我們的軟弱和罪性是不斷重演的,需要神的原諒、鼓勵及加添力量去克服。而當我們蒙神祝福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了效仿之心,希望自己活出神的樣式,我們知道一個「對的人」是靠不住的,人生是不斷地除錯的過程,神等待我們,我們也應該學習祂,一直等待別人成長、一直鼓勵別人做對的事,一直為他禱告。

令人尊敬的牧者,有這麼一個共通的特性,那就是他們像金盞菊一樣,都非常善等待。不管是對他們牧養的羊,或是對他們的事工,他們都以超乎尋常人的耐心去面對。我在德州奧斯汀的那幾年,和長老教會的葉明翰牧師有比較深入接觸,他第一個讓我感動的特質,就是具有像大海一樣寬廣的耐心,在此之前我只見過溫柔的人,沒有見過這種無止境耐性的人。葉明翰牧師的耐性,我無以名之,大概這就是上帝對我們的「寵愛」吧!愛加上了「寵」字,指的是這多出來的愛,本來不是我們該得的,而是為父的心腸多添加給我們,讓我們開心的。

和葉明翰牧師一樣的先知,他們把面對的人和事,都加上「時間」作為佐料,他們非常了解人性的軟弱,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對了事情,必須要時間和聖靈的祝福慢慢澆灌在這件事情上發酵,才能散發出吸引人的濃郁的香氣。已經醞釀成功的甘醇,因為眾人爭相品嚐之下,或許會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而在大家沒有發覺之下對了很多水,使得佳釀的香郁之氣慢慢變淡;也很容易受到污染,使得甘醇變臭、變壞。誰也沒有辦法保証醞釀成功的甘醇,可以一直被保存絕佳的風味,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禱告,不住的禱告,請求聖靈驅趕繚繞在你身邊的血氣,以及一些貪婪之氣,軟化那些阻撓你的力量。

看一部好電影等於多活一生


(圖片說明) 投身到電影的情節,等於找了
一個、兩個,多個替身,經歷不同的趣味。
它是另一種旅行,也是另一種獨處。
(圖為畫家呂月華的100號油畫《女人香》
,鄭春鴻收藏。)

一個人只有一個人生,但是多讀一篇小說,或多看一部電影,就等於多活一個人生。

文 / 鄭春鴻
癌症病人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天早上睡醒,發現自己不是癌症病人。這個願望雖然好像有點愚蠢,因為不太可能,但它卻又那麼真實,令人天天就這麼作夢。既然沒辦法做到,退而求其次,就只好求看看怎樣才能忘了自己是一個癌症病人。

一些已經十年以上不再吃藥的癌症病人,其實已經從「癌症病人」除籍了,他們或許會說︰「我早就忘了我是癌症病人。」也有一些天生樂觀勇敢的病人,他們也會說︰「我不會老覺得自己是癌症病人。」但是多數的癌症病人並沒有那麼輕鬆地走過這一條死蔭幽谷,一般總要個五年以上,才會像退伍軍人一樣,慢慢忘記自己在殺戮戰場上看到的血腥景象。
如果你還是「一年級」到「五年級」生,經常還是會想起自己是癌症病人而有一種淡淡的鬱卒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多讀小說、看電影。在治療期間讀小說,有點傷神,不過,年紀大一點有閱讀習慣的病人,能看小說最好,它比看電視電影還要有想像空間,可以把自己溶入情節;讀不下書的人,可以看電影,我之所以不推薦看電視,是因為電視基本上是為年輕人、健康的人、不想動腦筋的人準備的,癌症病人最好能在劇情的引導,進入一個忘我的情境,這個情境最好能讓自己的情感昇華,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淨化。這樣的要求,電影比較容易做到。
電視節目是被動接受的,不一定合你胃口;看電影可以自己挑片子,愛看老片就看老片;愛看院線片就看院線片,看到不對胃口的片子,千萬別勉強看,立即換片,沒跟自己的生命過不去。既然如此,最好自己準備一部7吋DVD 可攜式播放機,插上耳機。大家喜歡看的電影都不一樣,不要互相勉強,看電影是「眾樂樂不如獨樂樂」的活動,自己享受就好。當然,如果你可以找到某人的品味、興趣跟你接近,又有時間陪著你看電影,你們可以隨著劇情同喜同悲,恭喜你,那確是人生一大樂事。不過,這種好事可遇不可求,通常我們要自求多福,讓自己開心的。
一個人只有一個人生,但是多讀一篇小說,或多看一部電影,就等於多活一個人生。我們的人生通常平淡無奇,但是小說和電影的人生,作者為了多帶給讀者思考的觸點,劇情的跌宕總會發人深省。癌症病人從病發到痊癒,所見的人間冷暖,比起一生中其他歲月加總所見,恐怕更多,小說和電影的故事等於給自己打預防針,好讓自己不會在悲喜之間,心緒有太大的起伏,這對走在康復之路的癌症病人是好的。
癌症病人看什麼小說,或看什麼電影好呢?這問題沒有答案。人如其面,興味不同,雖然有豐富情節的電影很好,不過只要能吸引自己的小說及電影都可以一看。尤其是會讓自己發笑的演員主演的片子;幽默風趣的作家寫的小說。一切有「催笑」功能的電影和小說、笑話集,都不要放過。其它的片子,「有人幸酒,有人幸豆腐」鐘鼎山林,各有所好,總比一個人發呆好。過新年,有些賀歲片,打打鬧鬧,不傷腦筋也不妨一看。

留堂的孩子

對「留堂的孩子」來說,在空曠曠的教室裡,燈都熄了,大家都在外面玩了,都回家去了,為什麼自己兀自一人還坐在位子上不回家呢?

文 / 鄭春鴻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畔,多美麗啊……」以《杜鵑花》歌曲聞名的作曲家黃友棣先生,最近病逝了,享壽一百歲。版權觀念高漲的今日,黃友棣先生卻早在2001年預立遺囑,強調「全部音樂作品皆可供人自由印行、演唱」乃至出售,「全無限制」,數年前為黃友棣先生拍攝紀錄片《留堂的孩子》的導演王志成說,這正是黃友棣先生「推廣音樂」的終極實踐。
王志成指出,黃友棣先生說曾有算命先生指他中年就會過世,因此他努力推廣音樂、作曲,急著把想做的事做完,沒想到活過了中年。他因此感嘆說:「我就像個留堂的孩子,其他同學都放學回家了,只剩下我。」紀錄片片名也因此取名「留堂的孩子」。
黃友棣先生以「留堂的孩子」的自喻,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桓。它令我想到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祖母告訴她說:「每個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樹,生長在森林的高處。腦筋聰明的靈魂會記得自己是從哪一棵樹來的,走進森林站在自己的樹下,有時會遇見老了之後的自己呢!」小時後的大江會一個人走入森林裡,等待著遇見老了之後的自己,準備問他:「人為什麼要活著呢?」
多數人確實到老都不了解「人為什麼要活著呢?」但是,對「留堂的孩子」來說,在空曠曠的教室裡,燈都熄了,大家都在外面玩了,都回家去了,為什麼自己兀自一人還坐在位子上不回家呢?他心裡倒是清楚得很。
可能性之一:他的功課沒有做完、沒有做好,他被老師留堂,要把功課做完做好,才可以回家。可能性之二:他自己想要留下來,多做一些什麼,這些事白天鬧哄哄不能做,必須一個人靜思細作才能完成。黃友棣先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留堂了,但是他沒有獃獃地坐在位子上,他為人間、為安慰世人留下了好聽的歌曲。
其實,「留堂的孩子」豈只黃友棣先生,存活下來的癌症病人也都是「留堂的孩子」。癌症的治療三、五年,十分漫長。過程中總會遇上幾位談得來的病友。友誼剛剛開始,故事正待延續,難免要聽到有人已經先放學了。病友的離去,似乎也帶走自己部分去思之情,而偏偏那心思一片片疊在一起,還不足以帶走自己,於是就成了「留堂的孩子」。
既然留下來了,總不能獃獃地坐著,該做些什麼呢?黃友棣先生有黃友棣先生的答案,你有你的答案,我有我的答案。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吧!

生命之柱


(圖片說明)想像有美女為自己作畫,
也是一種「不完美的平衡」啊! (鄭春翔攝)

癌症雖然已經有越來越好的治療,但生這一場大病,常令人有生命面臨崩坍之虞。很多病人在治療期間,心中的眼睛突然發亮,他看到在他的「生命之柱」上,還有哪些小木柱在關鍵點上為他承擔著重擔…….

文 / 鄭春鴻

故事沒有那麼美。
的確,當我們正被一個故事感動不已的時候,突然出現一個冒失鬼來花間喝道:「喝!」一聲,把我們從美麗的夢境喚醒,「真是殺風景啊!」你也許會這麼說:「唉!人生沒有那麼美。」

老子曾經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說,對自己真正有益的話不會好聽、不美的;但阿諛奉承的話,往往是華麗的,是好聽的,但不可以相信。換句話說,那些說得好聽的故事,往往都是假的,至少沒有那麼美;而對自己有用的,值得參考的,常常是那逆耳、殺風景的橋段。
很多人玩過一種叫「疊疊樂」的遊戲,大伙兒把等長的小木條一橫排、一直排,整齊地堆高,然後,大家依次抽出任一木條,一直到誰抽到的木條讓整個疊羅漢的木柱倒垮,他就輸了。我把它稱為「不完美平衡」 (Imperfect Balance)的遊戲。
我常想,人生不也像這個抽木條的遊戲嗎?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就像那堆得整整齊齊的木柱。它之所以那麼整齊、美觀、穩固,是因為有很多人在不同的樓層承擔著不同的壓力,大家扛的重量不一樣,但是彼此相挺,使故事看起來完美。
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更迭,許多原先支持我們的力量,一個一個離我們而去。木柱開始出現了缺損,外觀看來就沒有那麼漂亮了,甚至有些地方看起來已經十分危險,有崩坍之虞。光陰從不留步,缺損沒有一天停止,當時間越來越逼進終點,木柱即將全面崩潰的前夕,我們仔細看那剩下的幾根木條,它們都在非常關鍵的角落,撐起最大的重量,負起最大的責任。他們所撐住的木柱,雖已經是斷垣殘壁,但他們卻是構築「不完美平衡」的關鍵力量,是安身立命的最後陪伴。不過,很不幸地,它往往也被視為是崩盤的引信,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癌症雖然已經有越來越好的治療,但生這一場大病,常令人有生命面臨崩坍之虞。很多病人在治療期間,心中的眼睛突然發亮,他看到在他的「生命之柱」上,還有哪些小木柱在關鍵點上為他承擔著重擔;他當然也看到哪些小木柱在不同的時刻,因為不同的理由而抽了身子。更多的癌症病人因為比一般人多了這次近觀自己「生命之柱」的經驗,他記得非常清楚,在故事沒有那麼美,甚至故事越來越看不下去的光景下,自己應該在哪一個角落「蹲點」,即使承受再大的壓力,也要讓一個不完美的故事,有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
得癌症有什麼好處,此其一也。
最近收到一則電子信上說,人生成功定義,就在這樣的一條鐘形曲線:「四歲時的成功是沒有尿濕褲子。十二歲時的成功是擁有一班朋友。十七歲時的成功是有駕駛執照。五十歲的成功是有錢。(這是曲線的上半截)。七十歲的成功是仍有駕駛執照。七十五歲的成功是仍有一班朋友。八十歲的成功是沒有尿濕褲子。(這是曲線的 U半截。)
您說,按著這樣的曲線說來的故事,還能美到哪兒去呢!

健康,生理學道德


(相片說明)睡眠多享受可以問剛剛出生的小Morgan,
他大睡十個月,突然被吵醒,難怪要哇哇大哭呢!
(圖為我的外甥女鋼琴家Melody Lu,在美國Irvine
剛生下的次男Morgan )

 「病人比正常人更接近自己的靈魂。」透過堅定的意志,在你和靈魂之間最清澈的片刻,貼近它,傾聽它,生病太苦了,我們一定要從中取回代價,上帝在這一刻會對你說很多話。

文 / 鄭春鴻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不容置疑地,勞動後的休息是單純的喜悅。」的確,辛苦工作之後,尤其又看到辛苦有了代價,那就是大大的喜悅了。我們也可以這麼想:「不容置疑地,生病之後的健康是加倍的幸福。」大病一場,而今慢慢地走出幽谷,可以無拘無束地逛菜市場;可以再度為小兒小女說睡前故事並且相擁入眠,這是多大的恩典啊!
人很少在睡夢中,夢到自己是一個病懨懨的人,通常人一旦進入被稱之為睡眠的這個青春的泉水裡,甚至就不太敏感發現自己的年齡,而且還能相信自己仍是健康的,法國作家紀德在他的日記裡曾經這麼說。的確,一個五十歲的人,很少做一個自己七十歲的夢;倒反夢境裡的自己往往比實際年輕很多。這麼說來,追求不老的人們,似乎要寧睡不醒了。
的確,文學家歌頌睡眠就有很多。莎士比亞在名劇《亨利四世》裡,有一句名言,他說:「舒服的睡眠是大自然給人溫和而令人懷念的護士。」我們可以看到枕邊人,當他(她)進入深層睡眠時,胸口一起一伏的波動,配以甚有節奏的鼻息,那麼安寧與滿足,真是在一天當中所僅見。
希臘詩人荷馬在他的《奧德修紀》中也提到:「所謂睡眠,一旦閉上眼晴,不論善惡,使人忘掉一切。」人在江湖,即使明知自己有一肚子壞水,但是表面上會裝得人五人六,裝久了還真以聖人自居;而人在夢境裡,好像就不會那麼掩飾自己,真我和偽我似乎可以自由溝通,交替扮演,反而比較是一個精神狀態平衡的自我。大概正因為睡眠中,比較容易自我觀照,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才會說我們「應該把床作為自己的寺院」,把睡眠做為自我修行的幽居之所。
睡眠再怎麼迷人,總要睡得著才能享受得到。天底下有兩種人,一種人是睡得著的人;一種人是睡不著的人。後者有絕大多數的人是病人,尤其是住院中的病人大都是睡不著。富蘭克林說:「疲勞是最大的枕頭。」對癌症病人來說,有一種共同的症狀,那就是「前所未有的深度疲勞」,難怪總在半睡半醒之間。
英哲培根在論文<學問的進步>中說:「健康的軀體是靈魂的客廳,而病體則是監獄。」確實,住院中癌症病人不但身體的細胞失控了,身體的自由也失控了。哪裡都暫時去不了,睡也睡不著,確實十分折磨。不過,儘盡管疾病是身體的障礙,但只要不太介意,不要一直盯著它想,它就不會成為意志的障礙。法國蒲魯斯特就說:「病人比正常人更接近自己的靈魂。」透過堅定的意志,在你和靈魂之間最清澈的片刻,貼近它,傾聽它,生病太苦了,我們一定要從中取回代價,上帝在這一刻會對你說很多話。
寫《西方的沒落》的英國歷史家斯賓格勒說:「維持健康是我們的義務。很少有人知道有這一層『生理學道德』的存在。」他的這句話是為上帝傳話的。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啊!因為那對別人,尤其是對家人是一種道德。

「價值為基礎」和「價格為基礎」: 找尋波特的跫音


(圖片說明) 男孩身上的狗是他的非營利事業,
因為他給狗兒的愛,狗兒知道;這和狗販
把狗當成繁殖工具不同,那是營利事業。
(圖為畫家呂月華小姐的作品「男孩與狗」
,鄭春鴻收藏 )

進入醫療這一行的人,包括藥商(藥不是小鳥飼料,藥是給人吃的,是拿來救人的),是否要具備去當和尚、尼姑:去當牧師、神父一樣的心情和作風呢?

文 / 鄭春鴻


醫療業和賣電腦、賣襪子這類將本求利的「產業」有什麼不一樣呢?醫療要講究品質;賣電腦、賣襪子也要講究品質,有什麼不同呢?這一次麥克波特教授在和信醫院的演講題為:「價值為基礎的健康照護系統-對台灣醫療體系之意涵」,他說的「價值為基礎」究竟何所指呢?「價值為基礎」的反面是指「醫療沉淪」背後的問題本質嗎?是指因「長久以來健康照護系統的競爭內容錯誤」所造成的以「價格為基礎」的健康照護嗎?他想要「重建健康照護系統的結構」 (fundamental restructuring of health care delivery)的根本關鍵,也就是背後更關鍵的基礎,會不會就是要告訴世人,「提供醫療」這一行,不是一種平常的企業,它是面對生命的事業,直接說,醫療是一種「非營利事業」。
「非營利事業」俗稱「良心事業」。這世界上,哪一個行業不需要良心?蓋房子要沒良心,偷工減料,房子垮了會壓死人的,建築業是「非營利事業」嗎?賣滷蛋沒良心,用化學墨汁去滷雞蛋,讓人吃了生病,賣滷蛋也是「非營利事業」嗎?百行百業都要道德良心,正如孫中山説:「有道德始成國家,有道德方成世界」。

那麼,有哪些行業應該屬於「非營利事業」呢?上帝可沒有規定,這也不是彼得杜拉克、麥克波特說了就算。我曾經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來「分辨」此事兒。
百行百業中,當「消費者」付了錢給「提供者」,還要向「提供者」說「謝謝」;同時這個「提供者」收了錢之後基本並不主動向「消費者」說謝謝。倘若這兩個要件成立,那麼這個「提供者」所從事的就是「非營利事業」。此時,這個「消費者」就不再是消費者,因為在「非營利事業」的運作下,「獲取者」和「提供者」之間已經不是「交易」,而是「無私的服務」。
比如說,出家人來請你布施,你投下兩個銅板,他跟你說「謝謝」嗎?不,他只說阿彌陀佛,意指佛祖會記此功德;同樣地,你在教會把錢投入奉獻袋,牧師神父有沒有跟你說「謝謝」?他會不會偷看誰捐多捐少,就看人大小眼?應該不行的。老師領的薪水是學生給的,當老師教學生解了一條數學題,他要跟學生說謝謝嗎?不,是學生要謝謝老師。
從事以上這些行業的人,在社會上享有比一般人更高的「清譽」,因為他們是為人的靈魂,為傳道、授業、解惑而工作的。他們雖然也要吃喝才能生存,但如果生活享受一點,或比旁人奢華一點,或進一步還懂得「理財」,雖說他可沒犯什麼法,但多少有礙觀瞻,要遭人議論。
你見過有人要出家,還帶個大算盤去嗎?宗務會議討論如何使香油錢直線爬升,這像話嗎?你見過牧師把大家的十一奉獻拿去投資股票、房地產,一旦賺錢就喜孜孜的,賠錢就說十二奉獻更能蒙福嗎?尼姑、神父也是人,他們也要日用飲食才能活,為什麼他們不能開口閉口錢來錢去?為什麼他們一談起孔方兄就會被譴責為不倫不類呢?宗教一旦做起買賣,不但要被看成妖道,恐怕要搞革命來解決。西洋的近代史,教會賣起贖罪券,不就釀起宗教改革嗎?不特此也,比如,如果你看到育幼院院長拿公款開朋馳車把妹,你做何觀感?特別在台灣即使做一名老師,包括大學教授,恐怕很少有人俗氣到開個朋馳 (朋馳在台灣有點被俗富化) 在校園裡拉風的吧?

很不湊巧地,醫業跟前述這些「非營利事業」一樣,全世界的醫生似乎也不像賣魚、賣襪子的生意人,他們是不主動跟病人說謝謝,反而都是病人及家屬主動向醫護人員說謝謝的。病人不但要給醫師酬勞,尤其開刀之前,還要四處打聽要不要給醫師額外包個「紅包」。
如果醫業是「非營利事業」,那麼,進入醫療這一行的人,包括藥商(藥不是小鳥飼料,藥是給人吃的,是拿來救人的),是否要具備去當和尚、尼姑:去當牧師、神父一樣的心情和作風呢?開醫院可不可以像開Motel,床巾鋪上去掛上點滴,一心就想要找很多人來住?醫生是不是賣藥的?他可不可以當藥商的推銷員,可不可以看哪個藥傭金高,就利用病人對他的信任猛推銷呢?
華人社會一向對醫業有極高的尊榮與期待。晉代天文學家、哲學家楊泉在他著名的《物理論》中說:「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醫,必選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

很多人會說,時代不同了,醫業不可能再恢復古老與古典,成為「窮人的休息所」(西方的醫院源於基督教會)那麼美的故事;醫業的產業化已經是不歸路了。換句話說,醫業恐怕不能再堅守「非營利事業」的本質了。也就是說,醫生就要改變身份變成將本求利的生意人了嗎?
病人到醫院的消費額,經常是不低於在五星級飯店的消費的,如果醫業非得變成一般營利的產業不可,這也沒有關係,只是以後每一家醫院門口,都要像百貨公司一樣,在門口派小姐見人就鞠躬,並說:「歡迎光臨」、「謝謝惠顧」。醫師為病人看好病,一定要送病人到診間門口,向病人說:「謝謝」。這就說得通了,也才算待客之道。

一種記憶,一種感覺

醫院所帶給病人及家屬的記憶與感覺非常特別,幾乎一輩子難忘,因為那是在你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刻所發生的。身為醫院的工作人員,可不慎乎?

文 / 鄭春鴻
 
在哲學上,相信是一重要題目。英文中有faith,可以叫做信仰。我們對於宗教或各類主義,會說我們有信仰,但是我們相信明天天晴,卻不至於說對於明天天晴有信仰。英文中另有Conviction,可以叫作信念。我們對某原則某定理也許會說有信念,但即令我們相信高鐵不會誤點,我們也不至於說對高鐵不誤點有信念。在這當中,「相信」兩字的意義最淺,前述能說信仰或信念的,我們都能說成相信。
雖然潛意識告訴我們,現代的社會充滿詭詐,但我們天天都必須「相信」很多人、很多事才活得下去。早上喝的豆漿,我們要相信不會拉肚子;上班搭捷運、旅行搭高鐵,我們只能相信它是安全的;坐電梯,我們要相信不會被關禁閉。現代生活是由人與人非常緊密的commitment所串連起來的。胡適之先生過去說的「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對於現代人已經不只是修為的砥礪了,而是「不得不」的言行舉止。倘若成天東疑西疑,一個事也做不了。我的一位文學前輩過去出門只搭火車,什麼車都不敢搭,不知道別後是否壯膽一些。
在所有的「不得不」的「相信」之中,病人對醫師的「相信」是最微妙的一種。尤其是牙科醫師。台灣看病方便,街頭看個咳嗽,和街尾看個流鼻水,沒人會覺得有多大差別;但是大多數人看牙,很少人的牙醫師換來換去的,倒是不少人一輩子就給一兩個牙醫師看病,這是有原因的。口腔佈滿了敏感的神經,牙痛雖少致死,但是痛了可真要命,平常我們不小心咬到尖銳雞骨頭都要哇哇叫的,哪能允許別人在嘴裡動刀動槍的?再者,就算開刀,全身麻醉不省人事,也就沒啥好怕的,牙齒治療雖偶會麻醉,但是大多數的治療都在沒上麻藥時進行的。別處疼痛還可以叫出聲來,稍有釋放,看牙遇到粗線條的醫師,除了發抖之外,則幾乎無計可施。
當我們從事的職業,比如醫師、老師、律師、牧師等,接受我們服務的人,幾乎沒有別的選擇,多半「不得不」,至少在特定的時空中必須相信我們的時候,他們所需要的就不再只是我們提供的知識,而還有安慰和信心。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從事的是「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醫院除了是救人的地方,對於罹患非死之病的人來說,它更是一個保養、保健的顧問機構。這時醫護人員所提供的服務,確實就是典型的「體驗經濟」。對體驗經濟來說,「感覺」是可以販售的,而且具有比產品與服務更高的附加價值。我們常講的服務品質與服務滿意,其實也不過是一種記憶,一種感覺。醫院雖不是營利機構,但是也要講究服務品質與滿意度。尤其,醫院所帶給病人及家屬的記憶與感覺非常特別,幾乎一輩子難忘,因為那是在你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刻所發生的。身為醫院的工作人員,可不慎乎?

紅唇褪色之前




(圖片說明)怎樣過完一生才算沒有虛度?
去做該做的事,莫遲疑!而不是把自己打扮
得雄壯威武
  人生是短暫的,少女們,墜入愛河,在盛開的紅色從你的嘴唇褪去之前,在你的激情冷卻之前,你們這些人,誰能知道沒有明天……(黑澤明的電影【生之欲】中的歌詞)

文 / 鄭春鴻

台中角頭翁奇楠槍擊命案槍手廖國豪,日前主動向警方投案,結束亡命生涯。當他被問到:「你為什麼會犯下這麼多的案子?」時,這位年輕人靜靜地說:「都是台灣教育害了我,你知道我是很早就被老師放棄的一群人嗎?……」

怎麼去幫助那些成千上萬的「準廖國豪」

接著,我們從新聞中看到廖國豪的國中老師出來喊冤,說他們對廖做了幾十次的家庭訪視,他的導師也都對廖進行輔導。「他走偏了,應該不是我們學校的問題」。也有人說:「陳水扁才更該是『害』了廖國豪的元凶,那個杜正勝也該負起責任。」
不過,廖國豪的姨婆說:「畢竟是自己做的事,要怪誰?」
的確,殺了人還有什麼話說呢?
但如果我們不想要再看到第二個、第三個廖國豪,一直去怪已經犯下滔天大罪的孩子是沒有用的,而應該去想一想,大家應該怎麼去幫助那些成千上萬的「準廖國豪」,使他們回到正軌。
歷史在看我們做了什麼,歷史也在看我們沒做了什麼。

怎樣過完一生才算沒有虛度?

廖點名了老師,或許是脫口而出,而究竟廖國豪走向不歸路的真象是什麼?並不難看清楚,不是去烤問廖國豪,也不必叫老師「坦白從寬」,而應該說是廖案給我們都有了自我審視人生意義的機會,追問著我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面對包括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同事,我們「沒有積極做什麼?」,我們怕惹禍上身?我們自私希望別人不好,才顯得自己好?還是我們根本就是既得利益者,明知自己是幫凶還是任它發展?
當過老師的人,在學校帶過孩子的人,包括教官及行政人員不妨捫心想一想:
「在一生的校園服務工作中,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嗎?當孩子不聽話、家長不講理,你就這樣放過不管嗎?」抑或是根本就沒有放不放棄的問題,你只不過把校園的工作當做糊口的職業,你只管把每一堂課都給按進度上了,至於校園霸凌(bully)愈來愈嚴重,台灣有六成五的孩童被欺負。教育部調查10萬名國中生,約3萬多名國中生被打,1. 2萬多名國中生被勒索。「你為多少個被打、被欺負、被勒索的孩子打抱不平?」
「你為多少個打人、欺負人、勒索人的孩子開導過?為人師表一輩子,你總共為此花了幾分鐘的時間?」抑或是,你說我可沒管訓導的事兒,何況那是他們家的事,你一點都不在乎,也不覺得那是你的事,沒什麼放不放棄的?
這不是在吐老師們的「嘈」,而是在全面地思考,當一個人選擇了某種職業,尤其是「非營利事業」,我們將怎樣過完一生才算沒有虛度?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廣義的「公僕」共同特點

應該想一想自己這一輩子都幹了哪些「好事」的,不只是老師,「非營利事業」也就是廣義的「公僕」,除了老師之外,還包括醫師(絕大多數的台灣醫師等於是健保局的公務員了)、律師、法官、神職人員(牧師、神父、法師、道士等),以及廣義的公務人員 (包括公家機關的職員、警員、消防隊員、稅務員、軍人等) 和媒體的從業人員等應該都在列。老師代表真理;醫師、消防隊員代表博愛;法官、律師、警員、媒體的從業人員、公家機關的職員代表正義;神職人員代表慈悲。我們特別點名所謂非營利事業的從業員,是因為社會會亂,就是這些人不再標舉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的本質。
這些廣義的「公僕」的職業有幾個共同點:
1) 「入行不容易,進門趕不走」,做了老師、醫師、律師,做了警員、消防隊員、稅務員、軍人、國家公務人員,基本都是幹一輩子,很少中途改行。
2) 他們幾乎是國家,也就是全民「包養一生」的「榮譽公民」。在街口賣水果的歐巴桑到八十歲還要叫賣。「公僕」服務滿25年就翻身了,全民要變成他的「公僕」養他一輩子。
3) 他們的子女也拿國家的「教育補助費」,沒有繳不出學費的問題,都是國家栽培的。
4) 執業的時候穿著特別的服裝,表示中立、專業、公正等。
5) 面對服務對象,不能開口閉口就談「錢」。
6) 執業的時候盡多少力氣,基本看不出來,所以常被成稱為「良心事業」。
7) 這些職業的從業員很容易推過諉責,可以提出千百種理由說錯的都是別人;自己一點都沒錯。
8) 幾乎都是大眾討好、送禮、送紅包的對象。
9) 表面清高,背地狗皮倒灶的大有人在。雖然是「背後」做壞事,卻是「公開的祕密」,多數的情況是連法律都不能拿他奈何。
10) 法律只能原則上去規範這些人,如果用列舉的方式去規範他們,最先倒霉的是大眾。比如「記者法」只有共產國家才有;很多記者雖然品性不好,但是沒有民主國家用法律來規範記者,唯恐傷了言論自由。
11) 有錢也不太敢招搖,不敢開朋馳的,不敢住華廈,因為怕被人笑、被人懷疑貪污。(這一條已經鬆動了,開名車住華廈的公務員越來越多了)
12) 很多人對這些職業的從業員,人前抬舉、吹捧;人後吐口水。

廣義「公僕」和純服務業有何不一樣?

或許你會說,上列的這些職業,他們也都是薪水階級,靠勞力賺錢,他們為什麼要跟商人、飛行員和司機、廚師、服裝設計師、售貨員等純服務業者不一樣呢?憑什麼要被要求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幹呢?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上述的廣義的「公僕」如果有了以下的言行,你可以接受嗎?
1) 老師對全班同學宣佈說:「你們有參加老師家教班的人,座位排在前半段,可以來問問題;沒有參加老師家教班的人,座位排在後半段,自己自修。」
2) 醫師對病人說:「每一個病人都像你問這麼多問題,我一天哪能看300個病人,還有很多人等著呢!」
3) 法官對被告的律師說:「晚上我會到光明夜店去消遣一下,你找人去埋單。」
4) 警員對因被搶劫來報案的女孩說:「你才被搶5000元,能不能請你不要報案。被搶5萬、50萬的都還沒破案呢!」
5) 消防隊員抱怨地說:「一口氣10間房子都燒起來。你等一下,我得先去為議長公管噴水,因為我們消防局的預算操在他們手上。」
6) 軍人對勤務兵說:「你開吉普車去接一下我女兒,她的鋼琴課快結束了。」
7) 牧師說:「我得先去幫謝議員禱告,因為他是大戶,可以讓我們教會會眾的人數增長,我門才能拯救更多的靈魂。」
8) 尼姑和尚拿起算盤說:「我們應該坐下來討論一下如何讓香油錢逐月提升。也許我們可以買點台積電股票。」
9) 公務人員:「你沒看到我桌上的公文那麼多,你只要去ATM一下,我會把你那一個案列為最速件的。」
10) 新聞記者說:「我寫報導,報社是要付我稿費的。明天你如果不想在報上看到這條關於你的新聞,不如你來付我稿費好了,一個字10元就好,我們爬格子的人賺的可是辛苦錢啊!」

不過是想請您看一部好電影

我想沒有人會對上述的言行有所認同的。為什麼?因為這些言行發生在他們身上「有礙觀瞻」,和社會的期待、社會的價值觀差太遠。
台灣的醫師幾乎都是健保局的公務員,從上列廣義公僕的特點,醫師也不妨想一想:
「你當了一輩子醫師有沒有拿病人的身體開玩笑?有沒有因為要多賺錢,要「練刀」、「做實驗」,而去開不必要開的刀?有沒有為了賺錢開不應該開的藥?叫病人去做不必要的檢查?為了A健保的錢,不必住院的病人也留人家住院?」「你門診看病人,每個人都給幾分鐘的時間,他稍微想多問一些,你會不耐煩暗示他可以離開了嗎?」「你曾經因為不斷地努力,使病人少受很多苦、少花很多錢、也替健保省下很多錢。這樣的事,你做了幾次?故事說來聽聽。」「你認為做醫生和一般的服務業、一般的商人有什麼不一樣?」
失業人口多,當軍人竟然鹹魚翻身。軍方官員表示:「錢沒有想像中好賺,想清楚才來,比較不會失望」。他說,軍人雖然擁有良好的福利制度與津貼,但因軍人的身分與任務關係,志願役軍人可能在山巔外島服役,也要嚴守行政中立,更要鍛鍊體能,
全國的軍人當然也有必要反省自己:「你做軍人一輩子,還上校、少將退役,雖然沒有上過一次戰場,但是你做了什麼保衛國家的貢獻,可以大聲向老百姓述說的事?」還是你認為只要你存在,即使去喝花酒,也算在保家衛國了?
特別是全國的公務人員或許也可以仔細地想一想:
「你當了一輩子的公務人員,你經手的業務,有幾件案子,你真正是從到尾不推拖拉,靠自己的責任心、榮譽感、克服萬難把它做成功的?」「你在工作上,曾經發現哪一個環節可以改進,經你不畏強勢,終於改變了制度,不但節省公帑也方便民眾。」這些事兒,你一輩子做了幾件?
也許你就是偏偏沒有「故事」可講,不過你抗議被這樣咄咄逼人地追問。
「我雖說沒有功勞,可是總有苦勞。我安份守己、不偷不搶,不遲到不早退,數十年如一日,你還要我怎樣?」你開始有點惱火地這麼說。
「哦!請不要緊張,我不過是想請您看一部好電影。」

職場的「夢幻藍圖」基本不變

我特別要推薦一部黑澤明在50年代拍攝的經典名片《生之欲》(網路拍賣場很容易就買得到) 給全國的廣義「公僕」們觀看。如果馬英九總統下令,全國公務員都要看,國運一定昌隆,比辦十次花展更有效。
這是一部逼著我們審視人生的電影。本片描述一個得胃癌晚期的「模範」公務員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所遭遇的種種。最令人感動之處在於故事描述一個人在人生的最後的歷程中,突然領悟到人生的真義與生存的價值,借著主角的遭遇與行為,將一個「人生活著有什麼意義?」這樣嚴肅但抽象的問題加以具體化。
故事從一群市民來市政府市民課,七嘴八舌地反映排汙問題開展出來,市民課把問題踢給公園部門,公園部門踢給交通部門,皮球這樣輪番在市府所有基層部門之間踢了一圈後,又返回市民課,而那個埋頭於連篇累牘的卷宗之中面容愁苦蒼老的市民課長,就是渡邊。
渡邊先生,這個三十年沒有請過一天假,是一個行屍走肉的傢伙,實際上早已經死了二十年,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飯碗,「因為這個世上,保住飯碗的最好方法,就是什麼也不做。」他是一個把自己包裹很嚴實的人,了無生趣,循規蹈矩,每天晚上把自己的西服褲子折好,放在枕頭底下壓著,幾乎不買新帽子。
任誰看到這裡,都會嫣然一笑,時間已經過了半世紀以上,現在的台灣公家機關、公務人員,和五十年代的日本,有什麼不一樣?「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到現在還是職場的「夢幻藍圖」。不同的時代卻有相同的人性背景。

只是吃飯睡覺,生命的意義何在?

故事開始有了轉折,黑澤明開始演繹他的人生哲學,也強迫觀眾逼視自己的人生。渡邊先生得知自己胃癌已經晚期後,死亡的陰影佔領了他的整個心靈。
他曾想在自己的親人那兒得到安慰,可是無意中發現兒媳在意的只是他的退休金。他和兒子之間的關係,就像他在市政廳面對的公文一樣但求無過,一點熱情也沒有,已冷漠僵化極了;在朋友的慫恿之下,他也試著到聲色場所放縱自己的身心。希望在麻醉和縱欲中忘卻一切,但是,酒醒後卻更虛無,墜入無底深淵,醜陋的面目連他自己都感到害怕。
後來,在和那個向他辭職的年輕女下屬的交往中,他漸漸被她鮮活的,快樂的生命所觸動,在她已經厭煩他的糾纏的時候,渡邊痙攣著面孔對她說:「你為什麼這麼不可思議地活著,我也想像你那樣活著,我這個木乃伊。」
她回答他只是吃飯睡覺而已。
「只是吃飯睡覺嗎?那生命的意義何在?」渡邊困惑地說。
故事到此,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最近一次和朋友討論生命的意義何在?(必須超過半小時,言之有物的討論),是在什麼時候?都談些什麼?對你的未來有哪些影響?」
抑或是,你從來就未曾自己或和別人談過生命的意義何在?這樣的問題?倘若如此,哪一天,你也學學渡邊先生,在某一次餐敘時,突然問大家,或某一位朋友;「生命的意義何在?」你看看對方是什麼表情和反應。
年輕的女同事被渡邊歇斯底里的神情嚇著了,拿出她在工廠裏做的玩具兔子,回答他:「我製作它們的時候,會想像自己和全日本的小孩一起玩。」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餐廳裏有一大群開生日宴會的年輕人,當渡邊醒悟地往樓下奔去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在唱生日快樂。
的確,人如果日復一日,只是吃飯睡覺,對老闆搖尾巴;膩在上司身邊,順著上司的話再講一句更肉麻的話,那麼跟貓狗有什麼不一樣呢?為什麼我們不常和人彼此提醒討論「生命的意義何在?」

排除所有困難人性散發光芒

渡邊回到家中,常把自己的褲子放在枕頭壓著,突然之間悲哀湧上心頭,他一頭鑽進被窩裏哭起來,牆上的兩張獎狀似乎告訴他三十年來的工作全都是表面功夫沒有意義,他的生命虛度了,在後來與年輕的女部屬的交往之中,她無意中說:「三十年工作沒有一點錯誤,您至少可以休息六個月!」
在渡邊聽來,這一語雙關的含義,又是直接刺中他的心事,
渡邊終於在死前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就是影片開頭市民反映的社區污水問題,他在本來因積汙帶來疾病流行的貧民社區修建了一個公園,在修建的過程中,他排除所有的困難,幹勁十足,本來快泯滅的人性重又散發光芒。
渡邊在一位年輕的女部屬的幫助下,親自督促建設社區公園。他逐漸得到了社區民眾的擁戴。

親情裏尋找安慰也不見得如願

在渡邊獲得自我的救贖之前,有兩個事件堪稱重要,如前所述。當人生命將盡,去日的回憶就紛至遝來,在渡邊的眼中,兒子就是往事的化身符號,在他的眼前,又出現了妻子死後,他獨自一人撫養兒子的一幕幕場景,在追憶中,他深情地呼喚自己兒子的名字,此時樓上的房間答應了一聲,他激動地往樓上爬,但是卻傳來兒子沒好氣的聲音,他讓渡邊關好大門,在兒子懷疑他與年輕女職員之間有私情,嚴厲地訓斥他的時候,本來要告訴兒子自己病情的話吞回去,在親情裏尋找安慰的路阻斷了。當他回到家中時,卻聽到唯一的兒子和媳婦想利用他的退休金及儲蓄,到外面另組小家庭。

聲色犬馬中找不到靈魂的出路

 渡邊遇見小報專欄作家後,他們一起在縱情聲色之中尋求麻醉,影片給我們展示了聲色犬馬的眾生相,但是,渡邊尋找出路的靈魂卻不能認同這一派喧鬧,鋼琴師問他要聽什麼歌,他點了那首「人生是短暫的」。在樂聲中,眾人又開始跳起舞來,但是隨著渡邊蒼老悲涼的聲音響起,大家都驚異地沉默下來,在歌聲中,渡邊淚流滿面。
 在和作家回程的車上,兩個妓女坐在旁邊,一個在數錢,另一個在對著化妝鏡忸怩作態,離開了喧鬧背景的幾個人,都顯得疲憊醜陋,渡邊下車小便,作家迎上前去,兩人分別看清了對方的臉,作家嚇得後退了幾步,鏡頭此時俯拍,渡邊的臉陰暗麻木,充滿了死亡的臉。

救贖應該從自我從內部開始

 渡邊的重生之路,似乎告訴我們別想在外部世界得到安慰和救贖,無論是在職場上行屍走肉的生活,還是應朋友的邀請去放蕩麻醉自己,甚至一廂情願地乞靈於親情愛情,都不能讓他得到最根本的靈魂的安寧。故事告訴我們,要得到心靈的滿足與安寧,無法外求,救贖首先應該從自我開始,從內部開始,生命的要義,就會在不斷的追尋與行動中顯現出來……

誰能知道沒有明天

他的死,可能讓觀眾感動和震撼,不過,在現實的人生,他的死並沒有影響到誰。除一位同事有點傷心,大家關心的只有他死後辦公室的職位變動,足球還是照打,沒有人意識到渡邊之死。
人生是短暫的!而且,人是渺小的,沒有哪個位置一定要哪一個人在,明天的太陽還是豔麗地從東邊升起。
在快要完工的公園裏,下起大雪,他坐在鞦韆架上,平靜地唱起了那支歌謠:
「人生是短暫的,少女們,墜入愛河,在盛開的紅色從你的嘴唇褪去之前,在你的激情,冷卻之前,你們這些人,誰能知道沒有明天……」

我們到底都幹了哪些「好事」?

在人生的邊上,在紅唇褪色之前,我們才看到人生並不是無際無涯的,每一個明天都是上帝的恩典,也都是上帝對我們的期待,祂都在看著,我們到底都幹了哪些「好事」?

病人需要什麼新聞?


藍天啊白雲!不要被玻璃幕隔絕_裡面的病人渴慕你啊

如果一個醫師只為病人治病,而不對他做病情的告知與解釋,那跟一個汽車修理工有什麼不同呢?因此簡單說,現代醫院不只是一個診斷、治療、追蹤疾病的地方,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對大眾進行健康教育的地方。

文 / 鄭春鴻

醫院新聞(News)在哪裡?病人需要什麼新聞?什麼消息是適合由醫院對外發布的?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不同的醫院有不一樣的經營理念,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各有所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在台灣是一所理念別具的醫院,在醫院新聞的價值認定上,自然也就與其他醫院也有不同。本文是根據筆者的新聞專業素養,加上對和信醫院的了解,以及筆者對這一所我摯愛的醫院的期待所寫的個人觀點。除了就教於同事之外,也希望得到本院病人及家屬的回響。

除了治病,醫院也是大眾健康教育的地方

什麼是醫院?醫院是一個治病的地方。醫院為病人存在,你可以想像,一所醫院連一個病人都沒有,它還能稱為醫院嗎?有了病人的需要,醫院才組織治療團隊來為病人服務。人身體不舒服才進醫院,有更多的人沒有不舒服,但他也進醫院,因為他關心的親友生病,他是來陪伴的。因此,病人和家屬、親友,以及醫院的治療團隊,包括醫護及其他醫事人員,他們是每天出現在醫院的人。這些人每天關心的問題有著非常緊密的交集,共同的目標就是促進病人身心的健康。
在醫院裡,醫師診斷病人的不舒服是哪裡出問題;針對問題檢查、投藥或做其他治療;並且要告訴病人得病的可能因素,施以衛教,指導病人趨吉避兇之法,並定期追蹤疾病的動向。
如果一個醫師只為病人治病,而不對他做病情的告知與解釋,那跟一個汽車修理工有什麼不同呢?因此簡單說,現代醫院不只是一個診斷、治療、追蹤疾病的地方,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對大眾進行健康教育的地方。

天底下幾乎無事不成新聞

什麼是新聞?不久之前才剛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是新聞;不為人知的事也是新聞;大家想知道的事是新聞;大家應該知道的事,也是新聞。新聞有自然發生的,比如火山爆發、土石流、颱風;但更多的新聞,幾乎佔99%的新聞是人和人之間的互動而發生的,而醫院的新聞顯屬後者。
基本上,天底下幾乎無事不成新聞,端看如何敘述,怎麼處理。自然發生的事件固然是新聞;人為設計的話題也是新聞,也可說是最大宗的新聞。剛剛發生的事件是新聞;白頭宮娥話當年,只要找到說故事的新角度,也是好新聞。大家想知道的事件是新聞;人盡皆知的事,其實所知並非全知,只要發現其中不為人知的事例,老題材新出土的也是好新聞。即便某一事例,大家都司空見慣,比如流感疫苗注射,對於重症病人怕感染,每年最好施打。只要時間一到,季節性地發一則疫苗注射須知的新聞提醒大家,也是好新聞。

醫院新聞撰述與處理要點

醫院新聞就是在醫院裡發生的事,包括剛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甚或曾經發生的事件,而這些事是大家想知道的、大家不知道的,以及更重要的,大家應該知道事,這些都是醫院新聞。
醫院這個小社群不可能獨立於社會而存在,因此,另外我們還必須把新聞發生的地方向院外擴大,有一些健康資訊、醫療生態,包括全民健保的議題,雖然不都在醫院內發生,但是只要它是與醫院和病人相關的,也都是醫院新聞。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一所癌症專科醫院,在醫院新聞的關注上,無論醫療服務或醫院服務,都與其他醫院有明顯的不同。
醫院新聞的撰述與處理,有幾個要點必須注意:1)必須注意正確性:人命關天,兒戲不得,所述須有實證醫學做基礎;2)病人及大眾的利益至上:不可隱藏私利,損害大眾知的權利;3)哀矜勿喜:醫院幫助病人解除病苦是天職,切勿自吹自誇;4)保護病人的隱私:除非病人同意,否則不可擅自透露病人的病情。
醫院新聞寫得完嗎?理論上,任何新聞都寫不完的。因為新聞不只是指發生的事件,也同時指對已發生事件的解釋。一台郵票自動販賣機是不太可能有新聞的,因為它就做這樣一事;但一個單位是不可能沒有新聞的,以和信醫院為例只要一個單位想要告訴病人及家屬某些事,就不會在「和信電視台」與雙周刊上缺席的。

醫療服務方面的醫院新聞

醫療服務方面,本院在疾病的診斷、治療、追蹤上;在健康資訊、醫療生態,以及全民健保的議題上,都特別聚焦在癌症。也就是說,只要和癌症相關的健康資訊,都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不但要特別注意,也責無旁貸地要擔負起為全民解釋癌症資訊的責任。
本院是全國唯一的癌症醫院,因此,在癌症治療尤其是預防的最新資訊上,社會對本院也有一定的期待,包括癌症的預防、癌症治療的新趨勢、癌症新藥的介紹等。本院應該積極地擔任這些任務,即時地、定期地、有計劃地、實證地向社會報告全世界癌症的最新資訊。
這些大家想知道的、應該知道或大家不知道的癌症資訊的即時說明、解釋、建議都是本院必須時刻掌握的重要新聞內容。

就醫服務方面的醫院新聞

醫院服務方面,本院的創院精神與經營理念異乎台灣其它醫院,因此在就醫服務的風格,包括服務項目、服務流程、服務內容及服務的品質都有不同於他院的若干堅持。同時,由於本院九成以上都是癌症病人,因此,就醫服務完全以癌症病人的需求做出發點。比如全院的感染控制要求,必須比其他醫院更加嚴格等;本院的護理照顧無微不至,將安寧照護的精神表現在每一個細節等。
本院高標準的醫療服務,除了直接服務癌症病人,使本院病人受惠之外;我們應希望廿年來堅持努力的精神、理念及基本作法,可以影響台灣醫界與台灣社會。因此,找出本院與他院在醫院服務上的差異,並且對社會提出議題,都是值得公開討論,也都是最好的新聞。

病醫關係方面的醫院新聞

在病醫關係方面,本院的醫護人員與癌症病人的關係是長久的。一個癌症病人從發病一直到康復,至少必須要連續五年密集接受癌症衛教,也就是說,病人五年之內,常需要接受醫護人員的協助,病醫關係慢慢就形成朋友的關係。
本院病醫之間互動所交織的故事,往往非常動人,不但綻放人性的光輝,也使新病人從中得到安慰、看見希望,因此勇敢接受治療而得到重生。有很多癌症病人願意與病友分享自己的病中體驗,以及生命經驗,這些病人的故事是所有癌症病人的最愛。很多人從病友的治療心得中,找到可以努力的生活細節參考材料;也從病人的病中體驗得到啟示,知道如何調適心情。這是醫院新聞當中,最珍貴的材料。

和信醫院的新聞在哪裡?

哪些事例是一所癌症醫院應該關切,並且責無旁貸地要加以解釋,協助病人、家屬及大眾的呢?和信醫院的新聞在哪裡?我試著從新聞的專業以及對和信醫院的了解及期待,稍加整理臚列如次:


陳江玉女女士的故事_鼓勵了很多癌症病人 (鄭春鴻攝)
 病人的故事

1. 病人的故事:這是雙周刊最受歡迎的題材。我們參觀美國重要醫院及癌症中心的網站,都很容易可以找到「病人的故事」這樣的欄目,內容非常多,不但圖文並茂,還有照顧病人的主治醫師和護理人員撰述回憶他們如何和病人並肩作戰的經過。雖然有很多癌症病人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但並不是每一位願意分享的人都善於表達自己;不過,只要病例或經歷特殊或病人及家屬情感特別真摯,我們也樂於訪談。我們期待臨床醫師遇有適合訪談的對象,先徵詢本人的同意,再通知文教部做進一步安排。「病人的故事」對病友所產生的鼓勵是明顯而巨大的,一般癌症病人只要被告知自己可以幫助其他病友,給病友力量,通常都會樂於接受訪談。我們也期待病人及家屬主動和文教部聯繫,安排訪談。(本院雙周刊病人故事很多,最近發表的173期,專訪陳江玉女夫婦<太太生病,救了我們全家>;以及174期,專訪葉晉華先生與未婚妻<親愛的,我們結婚去吧!>可茲為例。)

 醫院堅持的理念與基本作法

2. 醫院堅持的理念與基本作法:在典範的追尋中,本院走過二十年。我們一直期許自己在台灣的醫療史上寫下不同的篇章,希望本院堅持的理念與基本作法,可以影響台灣的醫界與大眾。這一類的新聞最重要,但也最難寫,容易流於口號。表達本院堅持的理念,最好的方式是具體寫出本院同事一些日常實踐的基本作法,並以此和外界的醫院作法或不同的價值觀做比較,這樣就容易表達出本院堅持什麼。(本院雙周刊153期,專訪林嘉莉主任談<利他哲學>,以及其他「創院20年系列訪談,可茲為例。)

癌症新聞的解釋

3. 癌症新聞的解釋:醫藥新聞,不只讀者不容易讀,醫藥新聞記者也不容易寫。有很多所謂的「醫學研究」,作者一開始就接受藥商等利益團體的收買,其所做的統計和分析避重就輕,選擇性地以金援老闆有利的數據做結論。這類研究一經發表,只要話題是大眾關心的,特別是癌症議題,大眾媒體無不爭相報導。讀者一看,以其研究方法看似嚴謹,便信以為真。身為癌症專科醫師,必然將在門診時被病人問及這些癌症新聞話題,雖然限於時間不能現場一一口頭進行衛教,但是,針對這些容易引起爭議的癌症新聞話題,以及由國外嚴謹的科研機構所發表的癌症研究報告,本院各醫療團隊有義務站在醫療顧問的角色,幫助病人、家屬及大眾,正確地去解讀這些研究結論,文教部應將這些醫學新知改寫改編成病人及家屬易懂的通俗讀物及影片。(本院雙周刊144期,專訪陳啟明副院長<乳癌手術治療只是第一步>可茲為例。)

癌症新知的介紹

4. 癌症新知的介紹:癌症的診斷、治療及追蹤等醫學新觀念,幾乎每季都有新議題。本院每年花費在醫學期刊及資料庫上的經費近千萬,各醫療團隊若能對世界級知名的醫學期刊,擇其精要者,定期接受文教部的專訪,將重要的癌症新知定期以通俗的敘述對外發表,大眾對本院掌握最新癌症治療趨勢的領先作法,勢必額首稱慶。(本院雙周刊133期,專訪吳茂青醫師談<癌症病人需要什麼營養食品?>可茲為例。)

 最新的臨床研究

5. 最新的臨床研究:研究部、臨床研究室、護理部,以及其他單位或個人在臨床上所做的研究。這些研究有的是單位設計的;有的是個人設計的;本院也有很多同事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而他們寫的論文題目都是和台灣的醫療生態有關的,甚至就是以本院為研究對象。除非有些研究主題太前沿、太偏門,和病人關係不大的,否則我們都歡迎提供給文教部來進行改寫或另行安排做訪談,把你的研究通俗化,和更多人分享。這些論文不一定要新的,只要不過時,都歡迎提供給文教部。(本院雙周刊151期,專訪高國彰教授<發展基因晶片,預知癌症未來>可茲為例。)

病人服務的消息

6. 病人服務的消息:醫院的主角是病人,因此,我們可以說沒有提到病人或和病人無關的事,都不是重要的事件,也不構成重要的醫院新聞。相反地,與病人相關的,就是重要的新聞,事件與越多病人相關,其重要性越大。與病人相關的事件除了上述的醫療保健新知之外,更切身相關的是病人就醫流程可能發生的困難之排除與引指,進一步包括病人及家屬如何充分利用醫院所提供的資源。病人服務中心、社工部與病人天天相處,深知病人在本院每一個角落的需求。文教部負責的「和信電視台」和雙周刊,都是機動性強的媒體,網站的首頁最新消息也可以立即公布與病人切身相關的院內服務快訊。病人服務中心和社工部關注的事,有的是少數人的事,但大多是全院病人一體適用關心的事,多利用院內媒體加以宣導,可使服務加深加廣。文教部建議本院其他各部科室也能每一期發布「病人服務快訊」數則,引導、叮嚀與安慰的題材都很好,文教部會視題材可發展的「張力」再安排進一步的採訪。

「業配新聞」的揭發

7. 「業配新聞」的揭發:雖然《醫師法》明文規定醫院診所不得做廣告,但是民眾每一天都可以在大眾媒體上看到很多癌症新聞,其中不少置入性行銷的「業配新聞」(由「業」者支付津貼給報社,記者「配」合業務所寫的「廣告新聞」),正統的醫師應該具道德勇氣,指出它和利益掛鉤的可能性,並提醒閱聽人不要輕信。他院醫生或許顧及同業同行,不擋人財路,但和信醫院是一所標竿醫院,應該有同事關注並揭發這些「假新聞」。本院雙周刊171期,姜紹青藥師所撰<葡萄糖銨補骨?>可茲為例。

好人好事
8. 好人好事:好人不是YES MAN;好事不是討好人的事。好人,就是可以當大家表率的人,世上沒有一人是「全人堪為表率的」,一般只有某一點堪為表率。本院人才濟濟,各部科室主管都是最懂得欣賞部屬的人,應該告訴大家,我們的基層同事都做了哪些努力,一則嘉勉;一則可供同事見賢思齊。好事,就是可以造就他人的事,尤其能把好事「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施予最需要幫助的人,這事就特別好,特別有力量。好人好事是要被傳講開來的,否則就如燈火放在斗蓬下。當我們傳講一個美好的故事,我們不會去拍馬屁,不會詞溢乎情,尤其對象不是長官,當然就不是歌功頌德。新聞寫作的要領是事實陳述,一個人好,你不要說他有多好多好,用上一推形容詞,而只要寫出他做的哪些好事就可以了。至於他做的事有多好,抑或這是不是好事,讀者自有公論。(本院雙周刊140期,專訪莊伯祥教授談<介入性放射線醫師在做些什麼?>可茲為例。)

各癌症類別的FAQ
9. 各部科室、各主治醫師及各癌症類別的FAQ:癌症病人的問題千奇百怪,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在一定的範疇中總可歸納出常見的問答。本院的醫護人員每天經常在回答的問題,也多以這些常見的問答居多。為了節省一對一、面對面常見的問題解答的時間,以便能移作更深度的進階衛教,各部科室的FAQ,甚至每一位門診醫師個人的FAQ集,各癌症類別的FAQ集,都應該長期持續地進行編撰。文教部可以將它編成電子書或衛教單張,也可以剪輯成衛教影片,提供給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病人使用。大家要善用文教部的多媒體,FAQ做得越詳細、更新得越積極的單位,就可以爭取更多的時間來為病人做進階的服務。(本院雙周刊140期,藥劑科、放腫科FAQ可茲為例。)

醫院笑話

10. 醫院笑話:醫院,尤其是癌症醫院;病人,尤其是癌症病人,笑,對他們來說是全世界最奢侈的東西。但是,你一定同意,笑,尤其笑出聲來,笑到流眼淚,這對每一個人,特別是癌症病人可能是最高的享受。每天一大笑,勝過百憂解。你會逗病人笑嗎?你一定會,至少你會去蒐集逗病人開心的笑話,和大家分享。我不知如何形容,你做此事功德有多大。笑話要謔而不虐,注意不要傷到病人的心,不要調侃身殘精障的人。醫院裡發生的笑話最好,有接近性;其他雋永的笑話也不錯。我忍不住要講個笑話給你聽。一隻老鼠對另一隻同樣是王老五的老鼠示威說:「我有女朋友了。」牠秀出女友的相片。朋友看了說:「你怎麼去交了一隻蝙蝠呢當女友呢?」他答道:「你會不會看哪?她是空姐呢!」
伏爾泰(Voltaire)說:「醫術在於,當自然為病者療病的一段期間內,逗得病人開心。」(The art of medicine consists of amusing the patient while nature cures the disease.)逗得病人開心,確實會幫上病人很大的忙的,尤其當我們自知對病人的幫助已經很有限的時候。

醫院是一個修練品德的好地方

羅慧夫醫師說:「做醫師是一種福氣(privilege)。」他所指的就是醫業讓從業員具有比別人更廣、更深的人生視野,從中得到的的體會與實踐就是福氣。

文 / 鄭春鴻
佛洛伊德曾經說過,人類有史以來曾經受過三次重大「恥辱」:第一次是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將人類從主宰宇宙的「神壇」上拉了下來;第二次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將人類從主宰地球的「神壇」上拉了下來;第三次,就是心理分析理論,將人類從主宰自我的「神壇」上拉了下來。第三次的核心就是佛洛伊德提出了人的潛意識學說。

人甚至主宰不了自己

佛洛伊德這麼説,可不是自吹自擂,他要告訴世人的,是一個古典的真理:人是軟弱的。人不只主宰不了宇宙,主宰不了地球,人甚至主宰不了自己,因為人的思想及行為的內在動力不只由人的意識來主宰;人的潛意識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的不可捉摸,也成為影響人類行為極其關鍵的變數。
大家越來越清楚,所謂健康不單指體壯如牛,而必須是身、心、靈都達到和諧。而其中心和靈的和諧更形複雜,它必須在人的意識和潛意識之間達到平衡、健康的互動,才能成就,形成平和、健康的人格。
這一段文字讀來輕鬆,但是執行起來卻往往充滿困頓,我們甚至可以說,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和自己爭戰,其戰場、戰火、導火線,都在這條戰線上,更清楚地說,這就是人生。
我們面對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我們看到社會上一些反社會的乖戾情事;我們面對轉念之後原本芝麻大的小事卻跟人爭吵得面紅耳赤;以及現在經常看到的許多窩在家裡不去工作的宅男宅女現象;我們看某人一向中規中矩的,卻突然做出無厘頭或出人意表的事,毋寧都是人的意識和潛意識之間出現衝突所產生的。

不斷地瞭解自己的「子人格」

天下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最不能捉摸的是潛意識。不過,潛意識也不是全然無跡可尋,想了解自己的潛意識,我們要不斷地瞭解自己的「子人格」。人格,是指一個人個性化的、相對穩定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是一個人心理結構的基礎。人的不同的性格側面被稱為「子人格」。當人在應對現實中的不同角色時,會有不同的子人格出場。
我們和親人生活在一起,出現的通常自己的主人格,一方面因為自覺得不需多做掩飾;一方面家人對自己知之甚深,我們的各種子人格,他們也都能一眼看穿。不過,在職場中,因為面對的是各種不一樣的人,因此往往需要「喚出」不同的職業人格出場。如果人們缺乏對自知,或是錯估對方的意向,就可能在職場中出現了不該出場的子人格,或是還沒有培養和塑造出適合職場的職業人格,這就會影響到自我的職業生涯發展和獲取職業的成就。
自知的過程當中,要讓自己能逐漸看明白潛意識對自我的影響,對人格形成的作用,就必須去正視自我的潛意識和意識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它們是相互怎麼作用?心理動力學以心理能量的運動規律來詮釋人的思想及行為的內在動力根源;意象對話是指用潛意識的語言——意象來對話,直接瞭解人的內心及真實的自我。

職業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框架」

除了「童年生活」的經驗之外,根據研究,「職業」是塑造人格的最重要「框架」之一,因為世間沒有一件事像職業一樣,包辦你那麼長的時間。比起吃飯、社交、娛樂、家庭等不同的人生活動,職業所占的時間都是最多的,對許多早起晚睡的現代人而言,一天花在職業相關的時間,甚至比睡覺的時間還多。
培養與塑造職業人格的過程中,職業一直不斷地在影響著我們的自然人格,我們需要注意的課題包括:對自然人與職業人的認知;對自我人格形成基礎的認識;對自我子人格的認知與應用;培養和塑造適合自己的職業人格。

醫業對醫院從業員的人格影響巨大

醫院的從業員,尤其是醫護人員可以說是各行各業中最辛勤工作的一群。他們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即使休假也要隨時待命。人的一生,通常要多次轉換不同性質和型態的工作,但是醫護人員可以說是最少改變職業的人,他們不但養成教育時間長,一般而言,一做就是一輩子。我們可以想像,職業對他們的人格塑造有多大的影響。羅慧夫醫師說:「做醫師是一種福氣(privilege)。」他所指的就是醫業讓從業員有比別人更廣、更深的人生視野,從中得到的的體會與實踐就是福氣。至於有沒有人空入寶山,沒有吸到一口福氣,反而沾惹一身穢氣呢?當然也有。醫院是一個修練品德的好地方,為了和大家彼此勉勵,不但倘佯在福氣之中,也製造福氣、馨香之氣和大家分享,本文從醫業的特性,試分析在醫院工作,比起在其他行業工作,在德性的修練上有哪些不同:

醫院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地方

華人是一個諱疾、諱醫、諱死的民族,特別缺乏生死教育、生命教育。醫院的從業員,每天看到的都是憂愁於病苦之人,這些病苦有的已經糾纏多年,就像一個連視線都逃不掉的惡鄰;有的不來則已,一來就託人捎來口訊,說限時前來索命;有的有如響馬,一場車禍呼嘯而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全身已被插滿管線。
醫院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地方。
醫院的從業員最清楚人命就只在一口氣之間,只要一息尚存,憑一口氣就可以牽動人體千頭萬緒的神經網絡;就可以頤指氣使。為了照顧這一口氣,醫護人員要花多少心力;社會要花多少健保資源,才能使這一口氣,接下一口氣。
在醫院工作的人是不能同意青少年飆車的,因為他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也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在醫院工作的人是不能同意吸毒吸煙的,因為他殘害自己的生命,形同自殺。一切對生命的輕蔑,哪怕只是一個觀念,都是對醫護人員的不敬,因為他們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思索著如何搶救一條垂危的生命。

醫院是一個培養憐憫同情心的地方

一個在百貨公司或五星級飯店上班的從業員,相較於醫院的醫護人員是比較不容易的,因為每一個顧客的需求差異性太大,當你弄清楚他想要什麼的時候,往往他就要離開了;但很少人到醫院逛街的,在健保「吃到飽」的台灣,雖然出現所謂hospital shopping的人,不過他也可能是「慮病」的焦慮症者,至少需要被衛教或安慰。
醫院是一個培養憐憫同情心的地方。
到醫院的人都是自己或親人有病,希望得到醫治,醫院的從業員每天遇到的都是在人生關口上碰到困難的人,和他們分擔愁苦,也等於給了自己救贖,學習去憐憫他人,也等於給自己的人生開路。不過,醫護人員是提供對病人最好的一切,不是病人要求什麼就給什麼;而是經過專業的判斷,以及社會的良知(比如珍惜健保資源),給予病人最好而且適當的治療。

醫院是一個教人孝順父母的地方。

孝順是一個非常老牌的德性,《詩經.蓼莪篇》:「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華人社會是一個講孝道的社會,可是到了21世紀,很多孩子卻被指為「不知感恩的一代」。其實,不知感恩的人,哪一代都不缺席的;但是要學習感恩,也確實必須有一定的環境和因緣。
醫院是一個教人孝順父母的地方,是一個學習感恩的好地方。
在醫院工作,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感人得景象,聽到感人的言語,它是出自隨侍在父母身邊的子女。他們不離不棄守著父母,餵食湯藥、擦屎擦尿;他們攙扶著父母在院區裡散步,深情地望著父母。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守著父母,一口接著一口餵他們進食,在自己的腦海裡,好像有一卷錄影帶正在倒帶,那一幕一幕父母親當年如何也一口一口、不疾不徐地餵我們吃飯的畫面憬然赴目。在醫院工作的人,每天都可以分享這樣的福氣。

醫院是一個教育子女的地方

教育子女,最沒有果效的方法就是「碎碎唸」,尤其是教孩子要有責任感、要有榮譽心,生活要有紀律等等,尤其想教孩子倫理道德,兄友弟恭,孝順父母,出一張嘴「言教」是辦不到的。
醫院是一個教育子女的地方。
如果這時候,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正好身體違和住院,不要錯失機會,這是你教育孩子的好時機。現在的老人不像舊世代的老人那麼有威權,基本上不期待年輕人來服事,但生病住院,總是令人沮喪,需要人服務。中青代的父母,平常忙著工作,疏於問候老爸老媽,正好在這時候多體貼老人。你會發現,你對老人所做的一切,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所蘊含的意思,都是你想要「教育子女」,但卻苦於不知如何「說」起的課目。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一場病,竟然是為了孫子開設倫理課程,教室就設在醫院。

醫院是一個看淡俗世價值的地方

美國早就把「醫療糾紛」算進醫藥費裡,因為醫師是這個糾紛的高風險行業。台灣的社會上,也隱約有一種「仇醫」的現象。近年來,我們也常看到社會動不動就要告醫生。
醫院是一個看淡俗世價值的地方。
事實上,一個醫師的養成教育很長,人命關天,不是誰想幹醫師穿起白袍就可以幫人看病的。我們可以說,每一個醫師手上都牽著很多條命,大家都仰賴著他的照顧,按理大家要多為醫師禱告,因為他是上帝派來的使者,「仇醫」倒楣的還是病人。最大的福氣在於病人信任醫師;醫師愛護病人。
醫師是一個必須看淡俗世價值的族群。醫師是發不了財的,就算是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高,但是實在撥不出太多時間去「花錢」,因為他做的是「手工業」,不像百行百業,發的財是別人替他賺的,是錢滾錢賺來的。既然發不了財,就要看淡俗世價值,另立人生價值、創造新的人生價值。社會上,有知識的人多得很,但是別人不一定需要你的知識,比如你會寫作,但是想寫作、需要寫作的人不多;醫師就不同了,醫療的照顧,四處都可以找到需要幫忙的人,對病人是福氣;對醫師也是福氣。

醫院是一個養成勤勞德性的地方

耶魯大學曾經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做了一項調查:只有 3% 的人對於他們的想達到的人生目標有非常清楚的計畫,並將它們寫下來。世上或許有天生懶惰的人,不過,缺乏目標的人則更多,重要的是如果缺乏目標就會懶惰。
醫院是一個養成勤勞德性的地方。
在醫院工作,比其他行業都更有具體的目標,就是運用科技解決病人的疑慮和痛苦;當力有未逮,無法完全為病人解決生理上的痛苦時,就去安慰病人,讓他們心中有平安。
因此,理論上我們在醫院不應該看到「懶惰」的人,抑或說在醫院裡,如果有人「懶惰」,很容易就被發現,因為大家的工作目標都很明確,都在忙著服務病人。所以,在醫院工作的人,很容易就學會勤勞工作的德性。

醫院是一個養成專注德性的地方

沒有一個職場需要的專注程度超過醫院的。
醫院是一個養成專注德性的地方。
在醫院工作可以學到專注,什麼玩笑都可以開,沒人拿生命開玩笑的,抑或說沒有人希望被人拿自己的生命,或拿家人的生命開玩笑的。人同此心,醫院的從業員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接受檢驗的,我們讀JCI的評鑑標準,可以看到一所現代化的醫院是如何被嚴謹並標準化地要求。在醫院工作久了以後,自然就會比較細心,因為大意不得,事事專注,壓力也比一般人來得大,不過也因此修練到專一的德性。

醫院是一個與親人告別的地方

過去,華人有習俗,希望人死要死在自己的家中。所以,當病人在醫院,臨終前,家人會趕快把他送回家,希望他可以在家「過氣」。尤有甚者,台灣過去還有個壞風俗,如果家人在外過世,他的遺體按例是不能進屋的。過去,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家裡辦喪事,在屋外搭帳蓬,就算佔用馬路,也都得到默許,這種奇怪的風俗已不多見了,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在醫院過世。

醫院是一個與親人告別的地方。

雖然醫院有「預立醫療指示書」,提供病人在危急時,放棄實施心肺復甦術,但是多數人還是不忍心看到親人慢慢離去,醫護人員明知這樣的急救可以喚起的生命仍然很短暫,但是在病人家屬的要求下,也只能救人救到最後一刻。
此時,除了親人之外,醫護人員可以說是陪著我們每一個人走到人生最後一個腳步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醫護人員的接生下來到人間的;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醫護人員也參與了大家最重要的時刻,把我們送離開人世。看到人生的起點,也看到人生的終點,怎麼過日子才有意義?答案就在其中。

塑造好德性的同時也承載心理壓力

在醫院工作雖然可以修練到這麼多的好德性,但是因為醫院從業員必須面對非常精準的技術要求;非常纖細的情感運作,因此在塑造好德性的同時,也已經承載了比別人更大的壓力。
一個在培養和塑造職業人格時,需要按照職業要求去做,但是當職業要求與自我發生矛盾時,就會產生內心的困擾與壓力,長期的職業壓力會給人帶來身心的損傷,這就是職業病的由來。職業壓力不僅使得工作業績降低,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加大,甚至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比如精英人物的疾病或英年早逝。對個人而言,還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對子女的教育、婚姻關係等。因此,每一個職業人都需要學習職業減壓的方法,對自己、對家庭、對企業、對社會,都是重要的。
其中最值的大家注意的是不要因所從事的職業讓自己「生病」,這種「職業病」最明顯的是「過勞死」,近來來已經逐漸地引起大家的矚目了,但有些職業所產生的壓力和痛苦,雖不致於死,但有時卻比死還要痛苦。
心理壓力是製造職業病人的第一「要素」。的確,現代社會是一個「壓力的年代」,我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壓力的刺激中,因壓力而產生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焦慮、憂慮、抑鬱、憤怒、過勞、神經衰弱等,以致造成身心疾病的困擾。給企業帶來的直接表現就是:缺勤率上升、士氣低落、效率下降、執行力減弱等。
壓力不全然是個壞東西,一個完全沒有心理壓力或生活壓力的人,就像一艘沒有壓艙物,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是很容易翻船的。不過,倘若壓艙物過重,則傳還沒開出碼頭就沉船了。職業帶給人的壓力,往往是後者。
怎樣為職業減壓,包括找到這些壓力的內在根源、學習自我減壓的方法,從而達到提升心理健康、增強工作績效的目標,坊間的書籍、名嘴的獻策所在多有,但是宗教對人生苦樂早就有全面而周延的討論。

佛門去除痛苦的八個法門

現代人去除「壓力」,可以和佛門去除痛苦的八個法門並論,它分別包括:
1. 正確的理解事情的因果和無常:理解事物的方法落實在生活上,簡單地說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天下事沒有一件是空穴來風的,好事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換句話說,突如其來的好處大都不見得是好什麼事),有這個基本心態,就比較能正確地理解事情的因果,不會怨天尤人,也知道凡事不要強求。如此一來,生活壓力就解除一半了,因為這時候的你,已經能「以變為常」,視「無常」為「正常」矣。
2. 正確的思考:這不只是去除痛苦的法門,也是進入平和快樂的路徑。正確知道事情的因果,只是觀念正確,不會墮入混沌;要行成力量,必須從脫離小我,到擁抱大我,進一步進入無我之境,最近有大陸的大善人來台灣發紅包給生活困難的人,本來很偉大的事,但一路代給大家,包括大善人自己滿多困擾。關鍵在大善人只做到「大我」,還沒有做到「無我」,也就是說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覺得在幫助別人,甚至謝謝別人讓你有幫助他的機會。
3. 正確的言語:有了正確的思考,接下來就是行動。行動第一,就是說話。正確的言語包括避免說謊,造口業,口說好話,或是保持緘默。出口騙人,即使大家都被你矇在鼓裡,你也會永遠耽心謊會被拆穿;你對某事雖說說得理直氣壯,但是話中詛咒他人,或出惡口指傷人的話,則犯惡口之罪。有道是當我們以一支手指頭指責別人的時候,正有四支手指頭指著自己,而自己真的就那麼經得起考驗嗎?這也是不安和壓力的來源。因此,我們對待別人最好都說正面的好話,即使是指責的話,也可以轉換成別人較能接受的正向規勸之語。倘若一時之間無法發此智慧之語,最好就暫時保持緘默。
4. 正確的行動:指的是做對眾生有益的行為。坐而言,還要起而行。凡所做為,都要以眾生為念,利他的精神本身就是快樂的泉源,擁有別人沒有的財富和享受所得的快樂,有一天會令人發膩;當他人因你的幫助而得到快樂,這種快樂才能持久。
5. 正確的生活方式:對佛教徒而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重要的生活圭臬。佛教不殺生,也正因緣於不忍人之心。人的壓力和痛苦,有的是內在的;有的是來自他人的。如果我們隨時叮嚀自己,不要把生活建立在其他人或動物的痛苦上,能做到這一點,別人的壓力和痛苦至少就減低了一半。
6. 正確的努力:壓力大、痛苦多的人,一般都不是懶惰之徒,相反地,他們通常都是最積極、最努力以赴的一群。怎奈他們努力的方向不對,不知事理因果;只為一己之私;排擠他人無法彼此成就,所以努力越大,偏離快樂就越遠。因此,如何去除無用的思想或妄念,轉化成對萬物有幫助的行動,這樣的努力才是有價值的。
7. 觀照:為了確保我們的思想、行動及努力都走在對的路上,我們必須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行動和經驗,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果,隨時修正自己。
8. 專注:世間誘惑無所不在,道家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佛教徒也主張,必須透過冥想能夠回到本心。

智慧使基督徒在苦中找到出口

《聖經》一直強調上帝是慈悲的;但人生又有許多痛苦。上帝之慈悲與人類的痛苦似乎有些矛盾。<創世紀>前十一章說,人生的痛苦一部分是人的罪惡直接造成的(三及四章);而天災是人的罪惡間接造成的,是上帝對罪惡的處罰(六章等之洪水故事)。
基督徒面對痛苦時最常想到的是<約伯記>的觀點:痛苦是上帝給人的考驗。在實際生活中,越是簡單觀念,越容易發揮作用。把痛苦看為暫時考驗,比較容易忍受。然後通過禱告,也就是與上帝思想和感情的不斷溝通,可以慢慢發覺痛苦能含有的其他意義。
不過,苦與樂的問題,對基督徒而言,仍然始終糾纏不清。我可以一口氣把自己對苦樂的詮釋糾葛說出來:
苦是神的懲罰嗎?樂是神的祝福嗎?神要賜福給人,是直接給「樂」給甜頭吃呢?還是要人「先苦後樂」?神要降禍於人,是直接給「苦」頭吃呢?還是會令人「先樂後苦」?苦與樂是人的感受,抑或是真的有苦與樂這兩碼子事?基督教的苦與樂,相較於世俗的苦與樂,其最大的差別在哪理?在一般人眼中,基督徒常「以苦為樂」。基督教的苦與樂終究有一些是和屬世的苦與樂是重疊的,這一部分有哪些?基督教義中有哪些是絕對的苦?哪些是絕對的樂?抑或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人往往沉淪在「罪中之樂」,而且很多人想追求這種「罪中之樂」還求不到呢!「罪中之樂」是另一種苦嗎?
以下我引述過去我對《聖經》中對苦樂的相關描寫以及我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基督教《聖經》上,神似乎沒有特別指出什麼是苦,什麼是樂。倒反而是人對苦樂特別敏感,總要求神使人趨樂避苦,並且相信愛神的人會有喜樂,至於罪人,神必會給他勞苦。「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 (傳 2:26 )。可見,《聖經》上確實是有「苦」和「樂」這兩碼子事,而且指出擁有喜樂的人,是神所特別祝福的,除了喜樂之外,他同時被賜予的包括智慧和知識,至於這後兩者是使得這個人得到喜樂的要件呢?還是它是喜樂之外的兩件不同的禮物呢?
至於什麼是苦?什麼是樂?《聖經》上似乎沒有明確的指稱,倒是可以從若干經文中發現,苦與樂除了客觀的存在,它也是人內心主觀的感受。「有人至死心 中痛苦、終身未嘗福樂的滋味。」(伯 21:25 ) 這樣看來,福樂若有滋味,似乎出自人主觀的感受;這裡說的「心中痛苦」也是人自我認知的苦,這個苦事有時候真的是神要「修理」他所帶來的痛苦?但有的不是真的苦事,而是「上帝化了妝的祝福」,只是因為人的愚昧而無法察覺。
人之所以「終身未嘗福樂的滋味」,可能是因為他一輩子都在受到神的處罰;也可能是他看不出神在「修理」處罰他,是給他得到獎賞的機會。以神的憐憫,人應該前者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喜樂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求你照著你使我們 受 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詩 90:15) 換句話說,喜樂不可能平白得到,它的前奏永遠都是受苦和遭難,「不禁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而且,這裡的「日子」和「歲月」,看來時間還不會太短。
而且,人生似乎是註定「苦多樂少」的。「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 。」(箴 14:13) 這裡提到的是沒有絕對的「樂」;也沒有絕對的苦。
喜笑間,有不足為外人道的憂愁;樂極生悲,沒有節制的快樂,愁苦會隨後就來。而且「苦」與「樂」的 感受,可以說是冷暖自知,不足為外人道。「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心裡的喜樂,外人無干。」(箴 14:10)
大衛因為敬畏上帝,並且對上帝的愛深信不疑,因為他把所有苦事,都當做神對他的造就。「顯我為義的神啊,我呼籲的時候,求你應允我!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現在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詩4:1)。不過,他唯恐自己的智慧不足,以至於無法了解神在每一件困苦之事背後的美意,也害怕自己因為軟弱,無法熬過神的磨練,因此要求神在困苦中,讓我們更寬廣。
看來苦和樂有它客觀存在的一面;也有它隱含在背後的意義。前者比如生了癌症重病,哪都不能去,什麼都食之無味,不可謂之不苦;後者比如大病不死,以自己生病的經歷,去安慰其他的病友,讓他們有信心面對治療,智慧使他在苦中找到出口,而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不住地透過禱告修練保守福氣

醫院是一個修練品德的好地方。能在醫院工作真是好福氣。不過,品德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一直住在我們的心裡,只要我們一疏忽,或被人誘惑、被事誘惑或被財誘惑,它會立即離我們而去。至於那惡者的勢力,可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當我們的好福氣、好德性一偏離我們,惡勢力立刻就進佔入內,成為連我們自己都看不清也摸不著的「子人格」。
正因如此,我們要不住地透過禱告,要透過修練,才能保守著它。福氣,只是「氣」,如果我們不去「吐納」,這一股氣,或這一屋子的福氣,是不會自動跑進我們心中的塊壘的,也不能在我們的生命中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