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昔日的美好


我到大同拜訪雲岡石佛時,等於和一位1500歲的老人
合影,從佛像優雅的神情,確實感受到昔日歲月
的美好。(攝於1990年)


我們的下一代,不見得是那麼窩囊的,那只是我們看不順眼,是我們適應不良,是我們溝通不力。有朝一日,換他們操盤,旭日依然東昇,燒餅還是沒少了夾著油條吃。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世界少了誰都無所謂的。

文 / 鄭春鴻


某人喝得醉眼朦朧,深更半夜才回到家門口.他掏出鑰匙,卻怎麼也對不準門鎖.巡夜的警察見狀,急忙上前問:「需要幫忙嗎?」他大喜過望,趕快說:「請幫我把這房子抓牢,別讓他亂晃動。」自己喝得七葷八素、天旋地轉,倒是反而以為房子亂晃動,這種人豈只有醉漢;我們不也常常怪國家不爭氣,怪這個社會亂,怪老闆只顧自己的利益,怪老公不體貼老婆不顧家。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都沒錯。

上了年紀之後,老朋友相聚容易聊起的話題不外乎:「現在的孩子真難管,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單純……」;「我們這一代,父母交待做什麼,我們就趕緊去做;孩子交待做什麼,我們也趕緊去做。真苦啊!」「宅男、宅女待在家裡,不是MSN,就是打電動,也不去找工作。」說來說去,年輕人就是不行,最刻苦耐勞的還是我們這一代。英國BBC在50年代到80年代有一個很長壽又受歡迎的娛樂性節目,名稱就叫The Good Old Days,這句話變成老人發牢騷的口頭禪。說也奇怪,倘若每一代的上一代都說 The Good Old Days,莫非最美好的歲月得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不成?可見我們的下一代,不見得是那麼窩囊的,那只是我們看不順眼,是我們適應不良,是我們溝通不力。有朝一日,換他們操盤,旭日依然東昇,燒餅還是沒少了夾著油條吃。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世界少了誰都無所謂的。
威廉•哈維 (William Harvey,1578-1657)發現並詳細描述了血液循環:心臟把血液泵入動脈,動脈把血液輸送到全身,靜脈把血液輸入心臟,至今也不過300多年。你可以想像人們如果連「血液循環」的觀念都不知道,生病了可怎麼辦?300多年前的醫生,都幹了什麼活兒?300多年後,甚至30年後的醫生,會不會也訝異地認為現在的癌症治療怎會如此野蠻?這世界不但少了誰一點都沒關係,就算哈維告訴醫生「血液循環說」,會中風的還是中風了,少有人活過90歲。
管他身體裡的血是怎麼流的,陰陽五行是哲學還是醫學。秦皇漢武儘管略輸文采,唐宗宋祖可能稍遜風騷的,還有那只會彎弓射大鵰的一代天驕成吉斯汗,可沒有每年做健康檢查,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李白莎翁也不懂心臟的功能,照樣寫出千古傳唱的好文章。倒反而網際網路不過流行廿幾年,現在越來越多人只要一天不上網,就像血糖過低一樣全身顫抖、坐立不安,而讓大家發抖的原因,可不是在網路上討論什麼「血液循環說」,居然只是一些你一言我一句夢囈式的廁所留言,再高級一點,也不過是小院的陰晴。你可以想像,那一段不上網的「美好的過去」是怎麼過的嗎?不只醫學、科技如此,人在不同的生存條件,自然就會創造不同的文化樣貌。這沒有對錯,也談不上好壞,它們只是不同。
不過,現代父母確實比過去難為。生活的步調、觀念的更替、價值的顛撲速度越來越快,他們並沒有喝醉,外在的「房子」確實晃動得兇。面對兒女,或冷看新聞,當我們發現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快要窒息的時候,只要記住那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庶幾就能存活下來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