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衛生署診斷錯誤,開錯處方

在衛生署的關愛下,專區的醫護人員將在優於健保制度下的環境工作,享受優厚的待遇。相形之下,在健保體制下服務的醫護人員不就更會有被自己的政府踐踏的感受嗎?豈不反而會加劇醫護人才因對主政者絶望,而導致大舉出走的後果!
/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數年來,儘管有心人士不斷地提醒馬政府,醫療商業化將是更進一步扭曲台灣醫療價值觀,破壞台灣健康照護體系的致命威脅。但是,擔負為全民健康把關的單位,衛生署卻一意孤行,近日又放話要立法院在本會期通過修法。
        根據報載「衛生署最近提出國際醫療專區說帖,說帖中指出,未來五年,台灣若不『輸入』病人,則台灣的醫院與醫師必然『輸出』,台灣醫療體系亦將大舉出走,形同另一種掏空台灣,因此大力推動國際醫療專區的設立」。這樣的說辭,令人錯愕。
        的確,衛生署應該擔心台灣醫療體系大舉出走的可能。因為設計不良的全民健保制度,在實施十五年後,製造了不少的後遺症。因支付制度不合理,支付標準普遍偏低,而導致醫療院所以量制價,長久下來,不但直接影響了醫療品質,也排擠了教學醫院臨床教育的時間,也就間接影響了醫學教育的品質。對醫護人員而言,執業環境更是日益惡化。
        又因支付制度不同工卻同酬,以致於過去人人搶進的內、外、婦、兒等四大科,在十五年後招不足或招不到住院醫師。就在這兩天,衛生署自己還公佈台灣有一百多個城鎮沒有小兒科醫師。再過十年,可能內、外、婦科也將面臨同樣的命運。在這種情形下,台灣不是反而需要輸入四大科的醫師,以彌補這些人力之不足嗎?還是要輸出過剩的美容、健檢、皮膚科醫師?
        然而,我必須承認,衛生署確實應該擔憂醫療體系的大舉出走,更須認真面對。只是,對於這個可能發生的現象,衛生署診斷錯誤,而開錯了處方。
        我認為絶大多數的台灣醫護人員不會自願離鄉背井,到陌生的環境討生活。只是,在健保實施十五年後的今天,台灣的醫療執業環境極端惡質化,當制度不容許醫護人才從容發揮專業,用心照護病人時,就失去了工作的樂趣與生命的意義。「出走」絶對是解脫困境的不得已選擇。
        作為主管台灣醫療體系的衛生署官員,居然不能正確判斷醫護人才產生出走念頭的根本原因。進而,以最積極的態度致力推動健保制度的改革,改善醫療執業環境,來防止人才的外流,卻開出設立專區將醫療商業化的偏方。
顯然,在衛生署的關愛下,專區的醫護人員將在優於健保制度下的環境工作,享受優厚的待遇。相形之下,在健保體制下服務的醫護人員不就更會有被自己的政府踐踏的感受嗎?豈不反而會加劇醫護人才因對主政者絶望,而導致大舉出走的後果!
        到頭來,衛生署的核心任務應是負責建立健全的健康照護體系來維護全民的健康。今天衛生署做錯診斷,開錯處方的結果,肯定將徹底瓦解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決策官員不能不慎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