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放鬆、冥想、多運動!焦慮、疼痛,不要來!

訪身心科徐聖輝醫師談非藥物改善疼痛

很多的文獻證明,不論是癌症、非癌症的身體症狀,那些令人不舒服的噁心、嘔吐、失眠、焦慮、疼痛等等,經過放鬆、冥想,這些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

採訪 / 整理:丘美珍

丘美珍 :疼痛是病人常見的困擾。有哪些病人會因為疼痛,需要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徐聖輝醫師 (身心科)如果原來的醫療照顧團隊,覺得這個病人的疼痛程度,超過他現在身體器官造成的損害,也就是說,病人感受到的疼痛,可能跟他現在身體的問題不成比例,就會請我們去評估。偶爾也會發生,病人的身體都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病人就是覺得他很痛,這種疼痛,可能就來自情緒跟心理的因素。

轉移焦點,可以減輕疼痛

丘美珍:病人感到疼痛的時候,有沒有不需要依賴藥物,就可以減輕疼痛的方法嗎?
徐聖輝醫師:每一個人都會關心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哪一部份有疾病,感到疼痛,你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就會放在那裡。如果說,病人的疼痛,在醫療上,醫師已經盡力用藥物去調整,或者說,醫生已經找到真正的病因,透過治療,想要改善它,可是這個疼痛還是存在,這時候,病人如果能夠轉移注意力,去想、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或者跟家人聊天,出去看看漂亮的風景,當他的注意力不是在自己身體的不舒服,反而身體的壓力就減輕,自主神經系統也就不會那麼緊繃,可以放鬆,這疼痛的感覺就可以相對減少。
除了放鬆技巧、轉移注意力,其他像是冥想或是做瑜珈、打太極拳,這些都可以幫上忙。重點是,不管在做什麼活動,都要專心,也就是說一心不能兩用。如果你現在專心在一件跟你身體疼痛無關的事情,對疼痛的注意就比較少,自然那個疼痛就不會變成你壓力、煩惱的來源。所以我鼓勵大家可以去嘗試。

放鬆技巧可以學習

丘美珍:在您照顧的病人裏面,有哪些病人的狀況是讓您印象比較深刻,您是如何幫助他們的?
徐聖輝醫師:有一次我照顧一個女性的病人,這位病人因為腸胃道嚴重阻塞,插了鼻胃管,可是她每隔三~五分鐘,就不自主地把她的胃液、唾液吐出來。
我看她的確因為這種狀況十分苦惱,所以,就引導她學習一個放鬆肌肉的方法,請她照著我的指示,專心地調整呼吸,學習把身體的肌肉一部份一部份的放鬆下來。本來她每三~五分鐘,就不自主地要吐一次唾液,結果,在引導她放鬆的那十五分鐘裏面,我發覺她不用再這樣吐口水了。
通常,在整個放鬆過程要結束的時候,我會請病人稍微動動她的手腳,慢慢地睜開眼睛。可是,那一次,我等了三分鐘,這個病人卻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我當下覺得很奇怪。
後來,我看到病人的眼角,慢慢滴下淚來。她睜開眼睛之後,跟我說,她很久都沒有享受到這麼平靜、舒服的時候,所以實在不想把眼睛睜開。從這次的經驗,我知道,如果病人可以很專心地調整呼吸,享受身體放鬆的感覺,她身上的不舒服,的確可以減輕。

歡迎參加學習放鬆技巧團體
丘美珍:放鬆的技巧是需要學習的。

徐聖輝醫師:的確。當我們的身體不舒服或外界有壓力產生危急的狀況時,我們的肌肉就會不由自主地處於緊繃的狀態。
不過,即使是很平靜的坐著或躺著,那也還不是完全的放鬆,只是沒有用力而已。每個人都可以學習肌肉放鬆的方法,這就好像在爬樓梯一樣,每多練習一次,放鬆的程度就提昇一點,如果每天練習,就好像從一樓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爬上去,最後就可以爬到二樓。所以,放鬆技巧是有重點跟訣竅的,病人或家屬必須持之以恆地練習,才會有效。
丘美珍:在和信醫院裡是不是可以學習到這些技巧呢?
徐聖輝醫師:現在醫院有提供這種學習放鬆技巧的團體,由院內的心理師和社工師帶領,每一個梯次是六個禮拜。如果對這樣的課程有興趣的病人,可以跟身心科的祕書劉欣宜小姐(分機3319)報名。

放鬆可以改善失眠

丘美珍:哪些病人適合來參加這個團體?
徐聖輝醫師:只要病人覺得自己不由自主地會焦慮,會擔心很多事,這種心煩氣躁、心神不寧的狀況,都是因為身體的自主神經處於過度敏感。這些朋友都適合來參加本院的「學習放鬆團體」。
自主神經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身體的下視丘自動控制的神經,這不是你的大腦,或你的意志可以控制的。自主神經系統雖然不能控制,但是,如果病人能夠用這種肌肉放鬆的方法,專注在呼吸跟肌肉放鬆的過程當中,這種自主神經是可以因為你這樣的練習、努力,變得不會那麼敏感,這樣,你就不會覺得非常緊張或焦慮。
第二個可能比較常見的狀況是,有些人因為生活壓力或焦慮、緊張、情緒憂鬱,會造成失眠。失眠如果很嚴重,應該請身心科醫師評估,也要適當的用藥。
除了用藥以外,我常常跟我的病人說,如果你生活上沒有什麼煩惱,全身是屬於放鬆的狀況,理論上是不會失眠的。如果能夠有效的處理壓力,也適時的看醫生,改善失眠,先睡得著,讓自己有比較穩定的情緒,那就可以免於陷入失眠的惡性循環。
失眠的病人,如果能夠學習這種肌肉放鬆的方法,就可以更快停掉安眠的藥物,才不會長期需要靠藥物才能睡著。
任何情緒方面的困擾,包括心情低落等等,如果在我們在可以掌控的事情上,都已經盡力了,但是你的心情還是很煩躁,有些時候也能夠用肌肉放鬆的方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心情平靜的時候,你就比較能看到生活當中正向的事情,比較能夠做出對的選擇跟對的判斷,而不是一直讓自己的身體、腦筋,都處於焦慮煩躁的惡性循環。

先放鬆,再放下

另外,放鬆治療也有更深層的意義,一個人放鬆的時候,也代表某種「放下」。在治療癌症的過程裡,有些病人已經很盡力地配合治療,醫生也已經很盡力,可是有些情況跟你心裡想的,是不一樣的結果。如果,面對每個問題,你已經找到對的方向,用最好的方法,都努力去處理了,有些事情,得用「放下」的態度來看,盡量保有病後最佳的身體狀況、充分運用時間,享受最好的生活品質。
我在帶領病人做這樣一個放鬆的過程時,自己也覺得,不只病人,包括我們現代的每一個人,常常為某些事情不斷煩惱!真的,有些時候,我們必需要有放下的能力,給自己五分鐘、十分鐘,把這些煩惱都拋空,讓自己享受自在的感覺,這也是很重要的。
尊重病人的感受,關懷要有行動
丘美珍:您在跟病人談到「放下」的時候,都常你會怎麼解釋「放下」?
徐聖輝醫師:身體健康的人,講「放下」似乎是很輕鬆的事情。不過,真的碰到病人的時候,他生病了,生命遭受到嚴重威脅,我們一定要體諒病人的感覺跟想法,一定要尊重他的感受。所以,我不建議直接跟病人講說:「你應該要放下」,我們沒有權利這樣講。也許,有其他病友,曾經有過正面的經驗,可以跟他互相分享,這個效果就會不一樣,因為他們彼此了解對方面臨的處境。
不管是醫療人員,還是家屬,如果想到一些好方法,可以幫助病人忘掉疾病的煩惱或放下憂慮,可以直接用行動表現出你的關懷跟引導,而不只是口頭說說,叫病人要放下。

面對問題,接受自己

丘美珍:病人參與放鬆的學習,應該如何做好心理準備,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徐聖輝醫師:要讓這種放鬆練習能夠達到好的效果,病人要對這個放鬆技巧的原理,能夠了解而且願意相信它有效。其實,已經有很多的文獻證明,不論是癌症、非癌症的身體症狀,那些令人不舒服的噁心、嘔吐、失眠、焦慮等等,經過這樣放鬆、冥想團體的治療,很明顯的,這些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病人,用這樣的方法都有效,怎麼說呢?如果你原來就是有很多壓力要去面對、處理,有些是你原來個性的特質,可能過去成長的環境有一些不順利的地方,必須要刻苦應對,才能夠解決那些困難,那麼,原來造成你心理困擾的這個問題,可能不是簡單地用這種放鬆技巧就可以處理。
如果這個問題牽涉到你認知的模式,或是跟你的個性、或你過去一些困難的經驗有關,我覺得這個一定要找身心科的醫師,做適當的評估,有時候就必須要用心理治療的方式,才能夠改善。
我也不希望病人,因為有這樣的放鬆治療,就沒有進一步去思考,哪些事情才是真正造成你壓力的來源。
我覺得一個人能夠去面對現在的處境,去看看哪些是你真的要去面對、接受的問題,也去了解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優點,也能夠接受自己的缺點,甚至知道,在關心你的人的幫忙之下,你可以有成長的空間。這也是改善情緒困擾、失眠的方式。
不過,透過放鬆的技巧,你比較平靜下來,有時候比較能夠去正視這些問題,就比較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包括缺點。

病人疼痛,家人可以怎樣幫忙?

丘美珍:一般病人回家後,在家裏面,當家屬碰到病人抱怨疼痛的時候,家屬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徐聖輝醫師:每一個人在疼痛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被了解跟關心。家屬在這個時候,就不適合跟他說:「你痛我也沒有辦法,你要去找醫生!」雖然這句話講的可能是事實,可是,就是少了關心。
我會比較鼓勵家屬,轉移病人的注意力,例如,開口邀約說:「我們一起做什麼事情好不好?」或者,也可以直接問病人說:「你希望我幫你做什麼,你會舒服一點?」任何一個表示關心的動作、言語,都可以使病人更舒服一點。任何人身體疼痛的時候,都會連帶產生心理的煩惱跟心理的疼痛,心理的疼痛,如果能夠被人了解、關心,以適當的安慰來化解,這樣,即使連生理的疼痛都可以減少。
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有人被催眠以後,甚至可以做無痛的拔牙,這種狀況,就是把病人的整個注意力,侷限在一個很小的焦點,這樣,會讓他忽略身體其他感官的感覺。當然,我並不是說催眠可以處理所有的疼痛,每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可以接受催眠,有的人對催眠沒有反應。

抗憂鬱藥物有助改善疼痛

丘美珍:除了止痛藥之外,哪些藥物也可以改善疼痛?
徐聖輝醫師:身心科現在使用抗憂鬱的藥,在很多文獻上也證明了,對於改善疼痛是有效果的。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改善了病人的情緒,所以疼痛減輕,也可能是直接對疼痛的神經有作用,所以就改善疼痛。病人如果有疼痛的問題,一定要隨時跟醫師反應。如果說,疼痛已經明顯造成你情緒上的困擾,可以來求教身心科的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