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癌症病人化療放療中的腹瀉
我們應該將這樣伴隨治療產生的腹瀉,視為癌症治療及照顧中持續的挑戰,這些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病人的腹瀉,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可以因為脫水而危及生命。
文 / 鄭春鴻
癌症病人做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時,很多人都會拉肚子。今(2012)年腫瘤護理學會(Oncology Nursing Society)《臨床腫瘤雜誌》發表的一篇「癌症病人相關性腹瀉的治療」(Treatment-Related Diarrhe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指出,我們應該將這樣伴隨治療產生的腹瀉,視為癌症治療及照顧中持續的挑戰,這些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病人的腹瀉,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可以因為脫水而危及生命。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吳茂青表示:「腹瀉一般而言,是腸道粘膜的問題,造成腸道吸收水份之困難,還有可能因為腸道蠕動太過亢奮,導致腸內食物尚未消化吸收就快速通過排出,再來可能是腸分泌作用的亢進,當然,也有可能是情感的壓力,感染,胃,胰或大腸的疾病所造成的腹瀉。接受化療或放療的病人可能因為化療藥物或放射線造成腸道粘膜受傷,拉肚子拉個不停。」
癌症專科醫護人員不可小覷病人的腹瀉,應該積極地了解獲得詳細的病史,以及對病人做持續的身體評估,在醫療團隊中與其他照顧者溝通,腫瘤科護士才有機會對癌症病人治療期間相關的腹瀉進行預防和管理。
癌症病人在化療或放療期間所造成的腹瀉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流體損耗,並且需住院治療。在嚴重的情況下,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對無法控制的腹瀉將使癌症治療的劑量減少或停藥。在識別究竟是感染、化療或放療引起的腹瀉上,腫瘤專科護理師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和信醫院護理長江孟冠指出,化療尤其骨髓移植期間的病人不同程度的腹瀉極其常見,護理人員必須每班觀察病人大便的性狀及次數,因為拉肚子是大多數骨髓移植病人常見的症狀,依據單位統計自體幹細胞移植病人的併發症,其中拉肚子是常見且嚴重度最高的症狀,隨之而來的是感染、營養無法吸收、疲憊等,嚴重影響病人白血球恢復時間,因此只要病人拉肚子的嚴重度增加時,我們會跟醫師及營養師討論給予病人適切的營養,並且注意會陰部清潔及皮膚完整性維持等,包含每次上完廁所需要使用清水清潔,以拍打方式拭乾會陰部,配合泡盆等,期待病人的血球能盡快恢復,症狀也能隨之逐漸改善。
吳茂青醫師說,腫瘤專科護理師會協助醫師排除感染性的腹瀉的可能性。這類的腹瀉是因為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感染引起,造成小腸粘膜的受損糜爛與免疫功能下降,吸收也會產生障礙,也就是一般說的吃壞肚子。
他說,其他非感染性的腹瀉包括:
吃到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冷飲等造成腸道的刺激。不安,恐懼,緊張,激動,興奮,憂慮都有可能會造成自主神經的失調。西藥或中草藥物使用,海鮮或牛奶食物過敏,菇類中毒,或者是吃得太油或太甜,使得食物中的脂肪及糖含量太多而引起發酵作用,都可能會造成腹瀉情形。
和信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施長慶指出,腹瀉除上列原因,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了抗生素,篩選出某些抗藥性且會導致腹瀉的菌株,若病人吃東西又沒有注意熟食的原則,也很容易造成腹瀉。
化療導致腸黏膜受損,導致壞死的細胞該行腸道內。這些細胞壞死,增加在腸道內黏膜發炎,引起腸道吸收減少,腹瀉因此而產生。此外,腹部放射治療也會引起腸道蠕動增加。雖然報告中,腹瀉的嚴重程度差別很大,但化療與腹瀉率高達50%-80%。據2010年美國癌症研究所(2010年)的統計,超過一半接受化療治療的大腸癌病人有腹瀉經驗,他們被迫必須減少、延遲或停止治療。
研究指出,癌症病人在開始治療時,醫護人員對他們的腸道評估就應該同時進行,並一直持續到完成治療。
準確的腸道評估腹瀉的第一步,是在不同階段的治療當中,分別選擇適當的飲食管理,包括飲食的攝入量。將營養管理納入腸道的評估,以及藥物措施可以減少腹瀉發作的速度和頻率。
現有實證醫學準則及科學文獻,都可以指導負責腫瘤照顧的醫護人員,如果選擇適當的預防和治療策略。腫瘤科的專業人士必須知道,不僅治療相關性腹瀉的預防和治療癌症的的實踐準則,過去這些準則也一直被納入他們的做法。有了適當的實證準則做為實踐和多科的照顧方法,腹瀉癌症病人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
化療誘導式腹瀉可以被歸類為簡單和複雜兩類。這兩個類別之間的差異,有助於確定適當的處預措施。單純性腹瀉被定義為1或2級毒性,沒有複雜的症狀或體徵,其中包括中度至重度痙攣,噁心,嘔吐,胃納減退的性能狀態,發燒,敗血症,粒細胞減少,出血,脫水。至於所有重度(3級或4)腹瀉的病人則被認為是複雜的。病人輕度至中度腹瀉(1或2級),但與一個或多個複雜因素交叉影響的,也被認為是複雜類的化療誘導式腹瀉。
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癌症相關性腹瀉在治療上,病人都會被建議在日常膳食上做適度的修改。此時實施的每一個營養計劃,都會把包括文化,歷史,教育,宗教,文化,過敏和個人喜好的因素考慮在內。一個完整的膳食營養評價,包括草藥補充劑應該進行一定的營養補充食品,如人參,鋸棕櫚,奶薊草,車前子,,蘆薈可引起或加劇的腹瀉。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說:「癌症治療可能會使腸子活動增加並且導致腹瀉,如果有腹瀉現象,要避免高纖食物,因為高纖食物會使腹瀉更嚴重。高纖食物包括核果、全穀、豆類、乾果、生水果和生菜。也要避免高脂食物,例如炸的和油膩的、它們也會使腹瀉惡化。另外還要避免脹氣食物和有氣的飲料,還要多喝水,以免腹瀉嚴重造成脫水。一旦腹瀉停止,才慢慢開始含有纖維的食物。」
改變日常飲食是絕對必要的。腹瀉中的病人對高脂肪,辛辣的食物,或含有奶製品,咖啡因或酒精,都應盡量避免。對輕度或1級腹瀉者,香蕉,米飯,蘋果醬,烤麵包(BRAT)這四樣東西的飲食可以推薦,它們可以減少每天大便的數量。如果病人不喜歡BRAT飲食,透明的流質飲食也可以嘗試。大多數腸道疾病,糖和水仍然被吸收,可以使腸道休息並促進固體食物的攝入量。當病人可以慢慢吃下固體食物後,建議少量多餐。
一般人拉肚子會去找一些某露丸、胃散等胃腸成藥吃。癌症病人治療期間拉肚子,也可以這樣做嗎?
和信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姜紹青表示:對於一般沒有癌症化學藥物治療的人而言,如果有拉肚子腹瀉的症狀,不應該立即使用止瀉劑,所謂止瀉劑就是會將腸胃蠕動減慢甚至停止,而立即使腹瀉停止的藥品(例如市售的商品名瀉立停loperamide)。因為引起腹瀉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身體的反應就是儘量要將細菌的毒素排出身體,所以有腹瀉的反應。
姜紹青藥師說,一般民眾如果由腹瀉的狀況,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可以使用緩瀉藥品,所謂緩瀉藥品就是可以讓腹瀉狀況減緩,但是不至於完全停止蠕動。
至於正在接受抗癌化學治療的病人,因為他們可能身體在一個免疫力較差的狀況下,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腹瀉,如果不及早治療,有可能轉變成為全身性感染,甚至休克。
姜紹青說,正在接受抗癌化學治療的病人,發生腹瀉時,必須先與主治醫師聯絡,進行評估,有可能必須住院治療或可以使用緩瀉藥品來減緩腹瀉症狀。有些傳統的化學治療藥物本身即可引起腹瀉,許多口服標靶藥物也有不少會引起腹瀉,如果醫師經過評估確認,醫師可能會處方止瀉劑來治療。
研究報告特別指出,指導腹瀉的病人補充水份,保持足夠的液體攝入量是很重要的,這可以避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醫護人員應鼓勵病人每天喝下3000-4000c c的液體(例如水,運動飲料,肉湯,低咖啡因的茶,不含咖啡因的軟性飲料、果汁。補充水份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保持充足的水分,必要時應該用點滴靜脈注射,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住院治療。腫瘤科護士要鼓勵病人不僅能夠保持肌膚的水分,但要堅持飲食習慣的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