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死生猶晝夜耳


(圖片說明)一整片山的向日葵能燦爛多久?
圖為畫家呂月華的油畫作品 鄭春鴻收藏。

人儘管可以輕忽他人的死亡,那麼,是否代表人能超克生死執著呢﹖不然。因為這世上有一個人的死亡是很難輕忽的,這個人就是自己
文 / 鄭春鴻

家裡的魚缸是五年前遷入新居時,幾位好友送來賀新的。既然有了魚缸,總不能沒有魚,為了不辜負新魚缸,妻和我為了挑選第一批的「房客」,在水族館裡買了四尾神仙、六尾三間和八尾小錦鋰。水族館的老闆見我是新手,特別告訴我,不管養什麼魚,缸裡一定要添兩三尾「清道夫」,這種俗名叫老鼠魚的小魚,專門吃沉澱在缸底小石間的魚大便,有了「清道夫」,魚缸的清潔才有保障。另外,為了讓缸壁保持光亮,還要搭配一兩尾「貼壁魚」,牠們特別喜歡吃附著在缸壁上的青苔。
就這樣,第一批小寵客住進了我們家。道裡說起「第一批」,我的心裡是有點傷感的,因為這「第一批」之後,五年來,在我這個「房東」的大意疏忽之下,魚兒們活跳跳地進來,死翹翹地出去,不知來去多少「批」,熟朋友來訪,在沙發上坐定後,常會說:「噢!你們的魚又不一樣了。」這話常叫我難為情。我必須承認,每次我用小網子把翻了肚皮的死魚撈出來時,心情的確是不怎麼愉快的;但是,為了平撫心情,我立刻會告訴自己;「死了幾條魚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你不是最喜歡吃魚的嗎﹖看你食指大動,左拑右夾地游刃於紅燒魚的骨骸之間,何見你有一絲的愧疚之情呢﹖」這樣的說法,很容易讓自己在道德上過了關。
這種自我合理化的情事,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因為我開始對死亡有輕薄的態度。
我平日不買魚,非得等到魚缸裡的魚死得差不多了,才會想到去買些魚來放,理由還是那一個,既有魚缸,沒有魚不像話。
記得第一次養魚時,心情的確很興奮,神仙魚玲瓏可愛尤其討人喜歡。每天隔著玻璃與牠相會,看牠穿著五彩的禮服,以矯捷的身手展示泳技,煞是好玩。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牠的背上有腐爛的現象,水族館的老闆告訴我這是得了皮膚病。於是,在他的建議下,我買了一小瓶價錢比神仙魚還要貴的粉狀黃色藥劑回來,打算為牠治病。為了怕三間魚去啄神仙的傷口,妻又建議將病魚隔離,另用一盛器專養神仙,並下藥治療。雖然花了不少精神,但是這發病的神仙魚,比我想像中還要早死。
從此,我再也沒為魚兒買藥治病了,原因除了與第一次當魚醫生受挫有關之外,如今回想起來,關鍵在於當時許多養魚的朋友告訴我,死了幾尾魚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他們家的魚缸也經常換魚。這樣的說法,給我原本興起的赧顏得以撫慰;但,顯然地,也一次又一次的,至少我覺得,讓我對待生命有了悔慢之心。早先,缸裡有魚翻肚皮,我還會皺個眉頭拿小網子將魚屍撈棄,漸漸地,我竟然可以忍受死魚暴屍在面前,讓同類一口口的噬光,讓排比整齊的胸骨載浮載沉地嘲笑著生命,而再也懶得去做收屍的工作,或許我心裡是這樣想的,根據牛頓原理,魚的屍骨總有一天是要墜入紅底的,就讓死魚當做同伴的食物,發揮一點剩餘效益吧!
為了不讓自己太難過,我總會告訴自己,至少新魚剛到家,我也是盡力的飼養呀!牠的蒙塵歸土是自然律,罪不在我。尤其當我遇到底下要敘述的同大樓的小妹之後,我的心情顯然又更加舒坦了。
遇見鄰家小妹是在電梯間裡,我看她拎著一只充氣的小塑膠帶,裡面裝滿了小魚。我很愉快地問道:「妳要養這麼多小魚呀﹖」鄰家小妹笑著回答我:「這不是買來養的;這是買來給我們家的大魚吃的。」大魚吃小魚,這母寧也是海洋的自然律,弱肉強食甚至可以說是生物界的常態,即使在有智慧良知的人的社會裡,「大魚吃小魚」也人人不以為怪。雖然明知道這個鐵律天天都在世界各個角落進行,但是我顯然不希望有一天,這一幕大吃小的暴力鏡頭真在我的前上映。鄰家小妹把一袋魚色拎得高高的,頭頂的日光燈照得萬頭鑽動的小魚兒更加毛躁,引起我的好奇,究竟什麼魚,如此薄命﹖天生就要被同類吃掉﹖
後來,我終於在水族館裡找到這種薄命魚。別的魚都是論尾賣的,即使是清道夫老鼠魚,一尾也要十塊;這款薄命魚卻是論兩賣的,買五十塊錢就一袋子滿滿的。既然我對魚的要求不高,只希望缸裡有小生命游動,於是就買了一袋回家。放在魚缸裡仔細的端祥,這些魚兒非但沒有想像的醜陋,看牠們勇於爭食,顯然這些小生命並不自以為卑賤,很想讓自己活下去。回想我養魚五年來,沒有像這次領回這群薄命魚那麼開心,至於為什麼開心,仔細地反省也或許是荒謬的,我大概是這麼認為吧!養了這一群薄命魚,似乎有一股將弱者從虎口火坑救起的豪氣;命裡該死而死裡逃生,一天若仍在我的魚缸翻肚白,我的罪愆好像就不如以前來得重。最得意的是,當朋友臨門,又問起我為什麼養這種賤魚來,我不但可以不再難為情,而且可以如人道主義者一樣,教訓我的朋友;魚本無貴賤,生命不能論斤稱兩,應該受到平等的尊重。
如果朋友也被我唬得一楞一楞的,玩笑就更大了。
前面講了一些魚事,主要是想在記敘隔著玻璃缸,魚我之間在對待死亡問題態度的轉變。 

人看待人的死亡,與人看待魚的死亡當然感受有別;雖然有別,有時卻也所別不多。人看待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他人之死亡、或面臨死亡,往往也跟看待一尾魚之死亡區別不大。比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非洲的饑民餓得只剩下一具骷髏,手裡端的碗裡,除了幾隻騰空的蒼蠅,什麼都沒。有鏡頭出現時,也許我們會有一絲的不悅或難過,但是當鏡頭消逝時,我們何嘗有死亡的意念﹖這與對待一尾魚的死亡又有多少差異呢﹖人儘管可以輕忽他人的死亡,那麼,是否代表人能超克生死執著呢﹖不然。因為這世上有一個人的死亡是很難輕忽的,這個人就是自己

談死亡,顯然不應該指稱是特別為銀髮族寫的。台灣諺語有云:「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的」。
羅馬哲學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BC)在他的名作【論老年】裡也提到:「……即使年輕人,相信一定能活過今晚,也是輕率的!年輕人事實上比老年人更容易死於非命:他們更容易生病,病起來也更厲害,病後的休養也更痛苦。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之中很少能活到老年的緣故。」他又說:「他(老年人)仍然比年輕人好,所希望的事實上已經做到了,他希望長壽,現代已經長壽了。」這樣的說法顯然都說得通,老人不必然比年輕人早死,但環視周遭,可能大多數的老人都在八十歲之前就已別世,那麼硬說一個七十九歲的老人不見得比一個十九歲的小伙子早死,這種辯論又有什麼意義呢﹖提早醒悟年老是接近死亡的,那麼死之至,方得從容。
個體生命有如曇花一現,瞬時即逝,這無常的生命有誰不知,既知生命之無常,對於死亡何懼之有﹖希腦享樂派哲學家伊比鳩魯(Epikuros)曾說:「人不要怕死,生時死尚未到臨,死時已不知死。」理由堂皇,而做得到「不怕死」的人又幾希!
死神,我想是人懼之,而從年齡來看,老年人的確比起年輕人要怕死,其原因絕不只是因為老年比較接近死亡。我想,老人比較怕死,主要是因為老人的人際關係、生命歷程複雜了,親情、愛情、友情交織成一團理不清的線球,總有一些該做而未做的懊悔事;不該做而做了的荒唐事;想做而一直未做的棘手事;正在做而還沒有做完的迫切事等等。這事事牽掛著老人,比起牽掛著年輕人顯然要多得多。一旦什麼都沒來得及交代,或交代不清楚,或已無法交代就要別世,怎能不心急呢﹖除非死於非命,臨死也過程恐怖,否則人人都要一死,「死」本身實在來不及去怕,它就登門。
仔細分析怕死的原因是必要的,唯有真正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力求超克。除了上述因心願未了,不忍猝死而怕死之外,我想死之令人畏懼,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情況,死神說到就到,令人措手不及;而且無分老少,死神如影隨形,恐怖亦步亦趨。
避諱死亡話題,心理準備不足,怎能不怕死﹖死亡代表結束,本來就沒有轉圜,從容以對又談何容易﹖如何超克死亡執著,這方面宗教提供了許多觀點,這主要是因為懼怕死亡而希求永生本來就是宗教成立的基本動因,而宗教乃至哲學一談起生死問題,總要涉及價值評判,其中辯論雖往往引人入勝,但是對於如何真正超克死亡這個命題,究竟能提供多少服務,恐怕微乎其微。
人的思想行動,都習慣預想著下一分鐘,下一個鐘頭,明天乃至明年;而在毫無預警之下,死神大駕光臨,怎能不令人害怕﹖因此,我認為要超克死亡陰影,首先要不避諱死亡話題,把死亡放在心上、掛在嘴上,提在手上。讓死亡成為自己最親蜜的敵人,既無法遠離它,又想要克服它。如果依照這樣做,短期間你會發現情緒始終保持一種緊張的態勢,但日子一久,這份緊張與你的理智達到平衡時,你會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變得比以前更加清晰,而自己的人生動力比以前更加積極。這時候,死亡已經被概念化了,它不再可怕,也不再神秘。
 死既無可逃避,我想大家都要時時去追求莊嚴的死、無憾的死、流芳的死。要死得莊嚴、無憾而能流芳,可以說要盡一生的努力,才能如此美麗的死去,如果一個人宣示他的人生願望是如此,這的願望毋寧是最貪心,最奢侈的。因為,倘若上帝答應讓你如此死去,相對地,祂一定要奉送給你一個美麗而無瑕的人生。從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對人生有企圖、有要求的人,不可能須臾與死亡這個命題分離。人生是否璀焞,生是否閃亮,必定要架構在一定的時空之間,才能做出評價;這個時空的起點是生命的誕生;而時空的終點便是死亡。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唯有對死亡有期望,生命才能顯現出意義來。
對老人而言,死亡就像鄰居一樣,即使你常刻意地不想與同一大樓的鄰居碰面,但是在閃躲之間,也總會在電梯間、大門口不期而遇。臨老才想到死亡問題,雖然晚了一點,但是總比忌諱去想它要好多了,畢竟老人只是老人,還沒死,仍有可能去彌縫一些昔日鑄下的憾事;去說一聲抱歉,去表示感謝,甚至如蘇格拉底一樣,臨終時最後掛念的一件事是向鄰居借的一隻雞到底還了沒有。問題是太多數人絕少像蘇格拉底這大智大慧,死前值得擔心牽掛的只剩下一隻似還未還的雞;一般人在臨終前多半是很無奈的,恨不得上帝能賜給他健康的三天時光,讓他從容地為人生劃個句號,與其在人生即將落幕的當口,倉皇地要死神寬限,倒不如及早與死神做好「睦鄰政策」,當死神不期然而然地降臨時,你就像搭乘公車到了站,很有主見地下車,踏向歸途。
面對死亡要長期地預做準備,準備工作十分龐雜,但也不無要領,以下臚列各項或可做為參考:
一、要有人壽及意外保險的規劃:
死亡既然亮無預警,也不可妥協、健康保險便不可少。人之怕死,個人存歿問題倒在其次,主要是感到任務未完,妻兒的生活、子女的教育,本要一肩扛下,如今就要告別人間,又有誰能託孤﹖此時若早有人壽及意外保險,顯能寬減死者遺憾於萬一。過去,中國人不但避免論及死亡,其至諱疾諱醫,一般參加保險的意願不高,這不但直接影響到面對死亡的品質,也使人活得惶惶不安,做事不能冒險積極。因此,除了全民醫療保險之外,應該衡量自己的收入,選擇素有信譽的人壽保險公司參加,這是為親人負責,為自己負責,為人生負責的基本態度。
二、要有合理的生涯規劃:
人生有始有終,始日稱為生日,大家都要唱歌慶生祝壽;終日稱為﹁忌日﹂,從字面上就知道,人人都避諱提它,如果大家都忌死日,生涯的規劃上就無法進行。人生要有藍圖,旅途上能按圖索驥,自然就可以不慌不忙,無畏無懼。
生涯規劃不可好高騖遠,而應衡量自己的能力,以合理為度。規劃也應富有彈性,儘量設計一些替代方案,以應付不測。如此生涯規劃方能便利進行,人生藍圖才能隨時找到出路。
三、要能即時行樂:
一般人大多數的人生目標,在卅歲以前,都被家庭、倫理、習俗、教育制度所設限。卅歲以後的人生,一定要自己掌控,才不枉此生。自己既為人生舵手,便要懂得即時行樂,對於那些可以預見必能使自己及家人更快樂的事,千萬不要蹉跎。想要遠離市區定居鄉下,不要光說不練;想要非洲探險、哈爾濱賞雪,不要只看旅遊圖片;想要追求情人、加冕夫人,不要紙上談兵。人生有太多的意外,意外發生了,你可能甚至沒有機會與妻兒吻別。
四、要能守住節操:
人與其他動物不同,人死後往往要留下一些口碑。這些口碑對死者顯然沒有意義,但是對死者的親人卻影響深遠。祖德真能流芳,晚輩與有榮焉;死者若遭唾棄,生者情又何堪﹖因此,人若能守住節操,臨死至少可以以不辱及子孫而心安。對於老人而言,守住晚節尤其重要,晚節直接影響死亡的品質,殆無疑問。
郭象【莊子注‧大宗師】第六說:「 死生猶晝夜耳,未足為遠也。時當死,亦非所禁,而橫有不聽之心,适足悍逆於理,以速其死。其死之速,由於我悍,非死之罪也。彼,謂死耳;在生,故以死為彼!」
死之所以令人感到可怕,在於人視生為此,以死為彼。而彼岸究竟如何景況,又從未聽聞有人回報,因此,人之怕死有一部分只是對身後境界莫名的恐懼,就像我們要到一個陌生地,不知要隨身帶些什麼行囊,有點裹足不前。
如果死生真如晝夜,那麼死亡大約正如睡覺。一覺醒來,豈能每晝夜都春風得意,均貽享歡顏;既然每天不可能盡如己意,而我們都能天天走過,焉知一覺醒來,那新天新地果然一定悲淒不能自勝,前程黯然呢﹖
人生目標因人的興味與抱負以致路徑不一,而不論聖賢愚不肖,其人生目標唯一特途同歸者惟死亡矣。既然人生是邁向死亡的過程,卻「橫有不聽之心」,豈不枉費力氣﹖
死生只是晝夜之別,死生也好似晝夜之短,在生時做好生的事,在死後做好死的事,如是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