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坐在月亮上更睡不著 |
每天七至八小時的睡眠,一定要一口氣睡足嗎?累了就小睡一下,斷斷續續,加起來一天睡個8小時,其與一口氣睡足8小時有不一樣嗎?
文 / 鄭春鴻
現代人因聲光刺激﹑休閒育樂越來越多樣,睡眠成了現代人的問題,甚至衍生為一種需要去「練習」才能得著「好眠」的學問。
老人的睡眠品質會影響記憶力
最近美國「自然神經科學」期刊研究指出,老年人的睡眠品質會影響記憶力。
研究說,老年人的熟睡品質不如年輕人好,因此記憶力比年輕人差。美國加州大學神經學教授渥克爾(Matthew Walker)表示,未來科學家也許可以透過刺激大腦,讓老年人能有更多的深層睡眠,進而提升他們的記憶力。
研究同時指出,老年人可透過熟睡增強記憶,但人們年紀愈大,熟睡的品質就愈差,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美國加州大學睡眠及神經圖像實驗室教授渥克爾(Matthew Walker)說,「大腦需要睡眠,它像是紀綠按鈕,幫助人們儲存記憶。讓人興奮的是,我們或許可以透過刺激大腦,讓人們能有更多的深層睡眠。」
這項新的研究顯示,老年人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記憶力,一夜好眠有助成人隔天的記憶力。科學家發現,即使擁有相同的睡眠時間,70歲以上的老年人與20多歲的年輕人相比,他們在記憶力測試的表現差距達55%,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深層熟睡」的品質沒有年輕人好。
需要每天一口氣睡足八小時嗎?
這個研究的結論似乎在強調「深層睡眠」的重要。也暗示說,老年人就是因為這樣「睡睡醒醒」,所以影響了記憶力,換句話說,那些短暫「打個盹」的小睡,好像沒啥用處,甚至只會干擾「正常的睡眠」。
不過,幾乎在渥克爾研究發表的同時,《夢境:在睡眠的奇異科學中歷險》(Dreamland: Adventures in the Strange Science of Sleep)一書作者大衛蘭德(David K. Randall) 在紐約時報也發表一篇睡眠有關的報導指出,你不需要每天一口氣睡足八小時。
癌症病人經常彼此勉勵,或被告誡每天要睡足8小時,至少也要7小時。事實上,我們只要在辦公室左右打聽一下,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極少一天能睡足7-8小時的。癌症病人雖然有一種特殊的「癌症疲憊感」,所以睡眠變得斷斷續續的,就成為癌症病人的「通病」。
種種顧慮反而患上了失眠症
在中國話裡,常忌諱直接說「死」,會用「長眠」形容死亡。宋朝李昉的《太平廣記》就說:「鄭友過一塚,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塚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人若缺少睡眠,神經系統就會出現紊亂,內分泌系統和精神活動都會出現障礙,甚至死亡。保持七至八小時的睡眠的人死亡率低於其他人。工作強度大,長時期睡眠不足易導致過勞死。
不過,這七至八小時的睡眠,一定要一口氣睡足嗎?累了就小睡一下,斷斷續續,加起來一天睡個8小時,其與一口氣睡足8小時有不一樣嗎?
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安眠藥的藥商或呼籲人們要多休息的醫師,或許在不經意間強調了這種想法,那就是斷斷續續的睡眠周期「有問題」,或者「不健康」。這往往會導致人們在睡眠問題上產生焦慮:我們知道自己應當在晚上好好睡一覺,但又擔心如果我們在半夜醒來,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正是因為這種種顧慮令許多人真的患上了失眠症,不得不求助於安眠藥或助眠藥物,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小睡24分鐘就可提高認知表現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最近發佈的報告,在美國,有大約4100萬人——也就是現在成年勞動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每天睡眠時間為六小時或更少。
而事實上,近來有不少研究都表明,任何深度睡眠——不論是連睡八小時,還是打半小時的盹——都能讓我們的大腦以更高水平運轉,讓我們想出更好的主意,更迅速地解答謎題,更快認出圖案,更準確地回想起各種信息。
舉例來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出資進行了一項研究,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大衛·F·丁格斯(David F.
Dinges)教授帶領一隊研究者進行實驗,結果發現讓被試者小睡24分鐘,就可以提高他們的認知表現。
連續八小時睡眠是過時的概念?
在20世紀90年代初,第一次有人指出連續八小時睡眠是個過時的概念,提出這個想法的是弗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的歷史學 教授A·羅傑·埃克奇(A. Roger Ekirch),他花了大量時間翻查關於夜晚的史料,結果發現古人在談到睡眠時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表述。比方說,在《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里,當中的一個人物決定在睡了「第一覺」後回到床上再躺一下。
而英國的一位醫師寫道,在「第一覺」和「第二覺」中間的這段時間,用於學習和思考再合適不過。還有一位16世紀的 醫師認為,做苦力的人之所以能多生幾個孩子,是因為他們要等睡過了「第一覺」後再做愛。
允許間斷睡眠對大家都有益
由英國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的西蒙·杜蘭特(Simon Durrant)教授所領導的研究發現,受試者在小睡中深度睡眠的時間長度,將可以預示他們在之後回憶一小段旋律的能力。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研究者也發現,小睡片刻的受試者比起一直清醒着的人,能夠更準確地辨認物體間表面上和象徵意義上的聯繫。
連睡幾個小時並不是高水平工作表現的必要條件,在漸漸接受了這個概念後,企業也越來越能包容員工在工作場所打盹,或採取其他類似的間斷工作節奏。
比方說,google的員工現在就可以在工作間小睡,因為這家公司相信這可能會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院(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的行為生物學系主任托馬斯·巴爾金(Thomas Balkin)設想,在不遠的將來,軍事指揮官可以通過手錶大小的睡眠監控儀,掌握每個士兵在過去24小時里睡眠的總時長。在對比電腦模型,預知士兵的個人決策力是否已經因為疲勞而有明顯下降後,指揮官可以下令士兵就地小睡,好為即將到來的任務養精蓄銳。睡一小覺,認知能力能因此在一到三小時內得到提升,具體時間長度取決於這個人在醒來之前處在什麼樣的睡眠階段。
飛機駕駛員和球員都說間斷睡眠有好處
大部分人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能在允許甚至鼓勵上班時打瞌睡的地方工作。不過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允許間斷睡眠對大家都有益。舉例來說,研究者發現飛長途航班的飛行員如果能在途中睡一覺,在駕駛飛機起降的關鍵時刻可以表現得更出色。
有幾支棒球大聯盟的球隊已經開始改變隊員的睡眠節奏,來適應一個漫長賽季的需求。德州遊騎兵(Texas Rangers)的前任力量和體能教育費爾南多·蒙特斯(Fernando Montes)建議球員們在酒店睡覺時,把窗帘拉開,這樣他們不管身處哪個時區都能伴着日出自然醒來——哪怕這意味着八小時的連續睡眠被打破。在球員來到場上時,蒙特斯會騰出一塊安靜的角落,讓球員們在賽前小憩一下。球員們說,幸好有了這種睡眠節奏,他們在整整一個賽季,覺得自己的體能和精力都非常充沛。
遊騎兵隊戰略性的小睡方式,也許對我們大家都有用。沒人說睡眠這件事並不重要。但如果我們能從嚴苛得毫無必要、而且很有可能是完全落伍的睡眠觀念中解放出來,或許有很多人就此可以睡得更健康、更有效率,哪怕他們不是連睡八個小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