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2)年歐洲腫瘤醫學大會出現一篇很有趣的論文。研究指出,電影經常抓住一些重要議題,並經常被認為是時代的晴雨表。然而,當電影內容涉及到癌症,在電影中所描述的經驗往往完全不同於事實。年來的大部分腫瘤的預後已有所改善。然而,這個好消息是不容易反映在電影中的。而在電影中想看到存活下來的癌症病人,這也是非常罕見的。…….
文 / 保羅
今(2012)年歐洲腫瘤醫學大會出現一篇很有趣的論文。研究指出,電影經常抓住一些重要議題,並經常被認為是時代的晴雨表。然而,當電影內容涉及到癌症,在電影中所描述的經驗往往完全不同於事實。換句話說,電影的內容為了戲劇張力,把癌症看得太悲觀。
義大利的特雷維索(Treviso)喬瓦尼·羅斯蒂 博士(Dr. Ospedale Ca'Focello)說:「電影中的癌症病人通常很年輕,約在40歲左右,這不是罹癌病人的主要年齡。」研究報告同時指出,電影中有更多的女性比男性得了癌症,這也並不能反映事實。他說:「最引人注目的發病率大殺手:乳腺癌,肺癌,結腸癌,實際上並沒有特別出現在電影之中。」
電影主角得的常是罕見癌症
研究人員看了82部與癌症病人相關的電影。這些電影來自13個不同的國家,拍攝時間在1939年至2012年間。電影中的癌症病人,40名婦女和35名男性,64%屬於上或中等偏上的社會階層。其中21部片中,主人翁得的癌症種類沒有特別提及。其他有7例肺癌,乳腺癌5例,羅斯蒂 博士指出:「大多數電影中的癌症病人得的是白血病,淋巴瘤,腦腫瘤,這些都是罕見的癌症。」72%的電影提到病人的症狀。診斷測試中提到的65%,最常被引用的治療是化療後的疼痛緩解。研究人員注意到,77%的電影有醫療保健專業人士,如醫生和護士出現。在電影中,63%的癌症病人在電影結束過世。
「被治癒」的癌症病人沒有戲劇張力
為什麼是電影和現實生活中有如此的不同呢?羅斯蒂 博士認為,這是因為「在電影中我們要的是戲劇和情感表達,而「被治癒」的癌症病人顯然是沒有戲劇張力和情緒化。」這對一般觀眾可能無所謂,頂多流幾滴眼淚。不過,對癌症病人的觀眾就不同了,他們經常會「對號入座」,尤其是電影人物和自己得的是相同的癌症時,往往更會悲從中來。
「電影不過是電影」,它只是情感的表達。羅斯蒂博士說,癌症病人的疼痛在40%的電影被提出,但是好像從來沒有看到病人演出疼痛。
近年來,電影涉及癌症的一些最重要的相關問題。研究人員注意到,其中包括流行病學和環境造成的癌症。Erin Brockovich (美國的環保專家) 和美國加州的欣克利地下水中的鉻污染永不妥協,因為它關係著健康,包括腫瘤;在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layton),一家公司生產一種致癌除草劑而面臨集體訴訟。
許多醫學議題沒在電影呈現
電影也觸及其他不確定的問題,如拒絕保險(電影The
Rainmaker)和面對治療相關的症狀,包括衰弱的噁心和嘔吐 (電影Dying Young)。
The
Rainmaker,《造雨人》,根據約翰.格裏沙姆(John Grisham)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魯迪.貝勒是剛踏進律師這一行當的新手,他當然想儘早大展鴻圖,在這個早已心嚮往之的領域裏有所建樹。然而,他迎面碰上的卻是污泥濁水,與當初設想的完全不同。好在魯迪身上那股韌勁還在,憑著良知,他要為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的母親以及受虐的已婚少婦這樣的普通人說話,做一個旱地送水的造雨人。魯迪這一人物屬於現代騎士,單純,理想化,想幫助所有陷入困境的人,然而他自己的處境卻顯得尷尬和諷刺。
Dying Young,《伴你一生》,或譯《留住有情人》,電影故事說,一天,美麗的姑娘希拉蕊打開房門,發現了她的男朋友正在與一個女孩鬼混,一氣之下與他分手了。後來她應聘當了一名護士,專門看護一名得了白血病的百萬富翁之子維克多,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卻真正的相愛了, 美麗的姑娘發誓只要他活一 天,她就陪伴他一天。
Dying Young,《伴你一生》,或譯《留住有情人》,電影故事說,一天,美麗的姑娘希拉蕊打開房門,發現了她的男朋友正在與一個女孩鬼混,一氣之下與他分手了。後來她應聘當了一名護士,專門看護一名得了白血病的百萬富翁之子維克多,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卻真正的相愛了, 美麗的姑娘發誓只要他活一 天,她就陪伴他一天。
「如今,電影處理的癌症,通過相關的問題以及主題和背景,對腫瘤學家有很大的影響。」論文的另一位作者羅馬Sapienza大學的菲奧雷醫師(Luciano De Fiore)說:「電影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相關的腫瘤疾病,如衛生政策,經濟,科研,性別,種族。而這些並沒有在電影『第一步』呈現出來。」
主角得癌症的電影不都是「衛教影片」
菲奧雷 醫師指出,人們看電影主要是娛樂,而不是得到一劑清醒劑。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可從電影值得學習的東西。
他說:「即使人們只想從電影得到娛樂,不過,醫學研究所仍可以使用我們的電影資料庫,以提高醫師和病人的共識,來改善病醫的專業關係。」
看癌症相關的電影,可以使腫瘤醫師和專家變得更清醒地認識所面臨的問題,包括他們為病人所做的治療計畫、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等。菲奧雷說:「而有些電影只是讓我們反思生命和死亡的意義。」也就是,大可不必把每一部主角得癌症的電影都當成「衛教影片」。
《愛情故事》:白血病人感人的電影
關於癌症的電影講述生活的許多故事,愛情,悲傷,死亡,生存和勝利。其中最有名的癌症電影是在1970年的《愛情故事》(Love
Story)。25歲的女英雄因白血病死於電影結束。這部電影沒有標示特別深刻的社會問題,但已成為最有名的悲傷電影。
故事敘述洋溢著青春浪漫氣息的哈佛大學校園中,富家子弟奧利弗(Ryan O'Neal 飾)遇見了聰敏可愛的女生珍妮弗(Ali MacGraw 飾),他被女孩的機智俏麗深深吸引,兩人迅速墜入愛河。然而,當有權有勢的奧利弗家族得知——兒子的未婚妻竟然出身一個烤甜餅的家庭,他們極力反對這樁婚姻。深愛著珍妮弗的奧利弗不顧家庭反對,毅然與愛人成婚,並不惜與家族斷絕關係。婚後生活雖然拮据而艱難,但是充滿了愛情的甜蜜。奧利弗在愛妻的支持下完成了碩士學業,順利拿到律師執照。正當生活向著美好的未來走去時,病魔選中了詹妮弗。為了治療愛妻的白血病,奧利弗低頭向父親求救。然而,一切哀求都無法阻止無情的病魔,珍妮弗最終離開了人世。然而,這段真摯的愛情故事卻獲得了永恆。
《朱門巧婦》:隱瞞病人的診斷之後果
癌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1955年電影中的經典《朱門巧婦》(Cat on a Hot Tin Roof,又譯為《熱鐵皮屋頂上的貓》),家族的族長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死於大腸癌。《朱門巧婦》劇情改編自田納西·威廉斯1951年寫的一本短篇小說《一場夏日遊戲中的三個要角》,在該小說中,主角布力克·波立特是一名運動員,因酗酒而被其治療醫師的寡婦所拋棄。1955年小說改寫為《熱鍚屋頂上的貓》,在百老匯舞台劇上演。這部早期癌症的電影透露了隱瞞病人的診斷之後果。
《經典老爺車》:癌症病人犧牲自己拯救家庭
在2008年的電影《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老死於肺癌的人認識到,他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最終犧牲自己拯救家庭。
故事敘述曾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福特車廠退休老工人沃爾特•科瓦爾斯基(Clint Eastwood 飾)在妻子去世後,獨自居住在密歇根州小城的低收入亞洲移民區。鄰居是個苗族大家庭,其中一對兄妹引起了沃爾特的注意。姐姐蘇(Ahney Her 飾)幽默善談,逐步與固執又有點種族主義的老沃爾特成為了朋友;沉默寡言的弟弟濤(Bee Vang 飾)則被自己的遠房表兄強迫加入當地的苗族黑幫,第一次行動就被指派去偷沃爾特視為珍寶的1972年福特老爺車。偷車不成,濤被家人強迫,給沃爾特打工贖罪,卻沒曾想與沃爾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漸漸的老沃爾特有了改變,從硬梆梆的壞脾氣老頭變成一個充滿智慧的人生導師,雖然戰爭的陰影多年來在他的腦中揮之不去,但是此時他已經從那種惡夢中走出來,不再相信以暴制暴的手段。結果身患癌症的他犧牲自己以鏟除苗族裔不良份子。片名Gran Torino是主角的愛車的型號,結果他將愛車遺留給苗族裔年輕人。
《再生之旅》:醫生得癌症改變了人生
也許最有趣的電影,涉及癌症之一是1991年的電影《再生之旅》(The Doctor)。在這電影裡,一個成功但缺乏同情心的外科醫生,被診斷出患有咽喉癌,被迫去體驗他的「自己的藥」。當他經過治療,他不得不檢視他的人生。在這部電影中,病人活了,而在他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他有了一個完全新的前景。
「在電影中想看到存活下來的癌症病人,這是非常罕見的。」羅斯蒂 醫師認為,電影中的癌症,有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使電影多一點真實。電影製片人對癌症不應該這麼悲觀。
電影觸及癌症相關內容應該更真實
電影需要是「不現實的」,但要「好看的」,...「美麗的」?是這樣嗎?
然而,德菲奧雷 博士不同意。他說,當電影觸及癌症相關內容時,觀眾應該有機會可以從電影銀幕上得到一些體驗。」如果觀眾正好是癌症病人,也應該有機會從電影中得到一些與自己疾病相關的體驗。
中歐腫瘤合作組織總裁克里斯托弗·傑林斯基 醫師(Christoph Zielinski, MD)指出,戲劇和電影在尋找的是一個故事的戲劇化元素。《波希米亞人》和《茶花女》劇中人都死於肺結核,因為肺結核,作者身處的那一個年代是「被判處死刑」的;而在真實中,討論癌症則包括「被診斷、接受治療,最後,讓癌症病人活下來」傑林斯基 醫師解釋說:「但是在戲劇化中,重點是在描寫病人和他們的周圍環境的演變。」他說,多年來的大部分腫瘤的預後已有所改善。然而,這個好消息是不容易反映在電影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