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要活命的都要讀書 ( 插圖 / 彭舒苡 ) |
文 / 鄭春鴻
最近朋友問起我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我原以為他只是隨口說說,因為孩子不喜歡讀書太正常了,殷琪就不喜歡讀書,還放火燒學校被退學。自己「供出」不喜歡讀書或不想上學,一般在小學不多,在國中、高中的孩子則不但會說出來,還會做出來,包括上課睡覺或乾脆逃學。
慶幸自己生了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台灣的教育使孩子不愛讀書太自然了,隨便找就有一大堆理由不想讀書。你試過怎樣告誡孩子要讀書嗎?仔細想想,你提出的「上學之必要」的理由,可以說服得了自己嗎?如果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要上學,而要求比你小三十歲孩子要樂於讀書上學,這說得通嗎?
首先,你要慶幸自己生了一個正常的孩子,或說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一個「從來就不問讀書要幹嘛,對上學感興趣」的孩子,在這個議題的發見、思考和行動上,顯然都輸給前者。
「讀書」不只是捧一本書大讀特讀
開宗明義,你可以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讀書?」
「讀書」這件事,很容易讓人想到就是拿一本「教科書」在教室裡聽講、上課。事實上「讀書」的意思和活動並非是那麼狹隘。我們不妨把「讀書」改成「增進知識」、「促進腦力的靈活」和「體驗人生,讓自己快樂也使別人快樂」等幾件事來理解,這大概是讀書的目的。換句話說,我們是為了要達到這三個目標,所以才去「讀書」。
至於要得到這三件寶物,一定要捧書大讀特讀嗎?當然不是,隨著媒體的多元化,大家都同意現在及未來嬗遞知識、磨練智力及感染快樂的媒介,已經不再只是硬梆梆的書和文字了,影像重要到什麼程度,你只要走一趟台北市立美術館,參觀正在展出的「2008台北雙年展」(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243) ,當你看到所有的展出作品幾乎都以影像表達,「讀書」是不是寒窗捧書,就可以不言而喻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只是不喜歡捧著書猛讀,可以不必那麼早就緊張。
影像媒體越來越重要
可見現代人追求真理,已經不再是鑿壁引光、懸樑刺股地苦讀,而是多面向的。但為什麼現代教育還是沒有放棄以書本、文字做為主要教材,這涉及方便性、經費以及文字及書寫媒體的特質等問題。因為相對之下,文字和書本是既方便又經濟的載具,同時文字媒體對於必須反覆思考的內容,相對之下可以更精確表達。不過,此一現象因為數位革命,有不斷被修正的可能,這可以從電腦儲存設備越來越便宜,影音檔案越來越被大量使用等現象預見未來。
沒有具備必要的「知識」會有什麼後果?
聰明的孩子會問:「這三件寶物,是每一個人都要有的嗎?沒有這三件東西,或是雖有一點但不太足夠會有什麼後果呢?」
我們先談沒有這三件寶物,尤其是沒有必要的「知識」會有什麼後果?
人不可能離群索居,群居的社會自然就會分工合作,人活著就必須在群體社會中,找到一個「位子」,而從這個「位子」出發,你可以做一些對別人有益的事;也因此別人才會相對地做一些對你有益的事,包括讓你能得到溫飽和讓你得到快樂。你越能服務更多人,幫上更多人的忙,就會有更多人來回報你,這時候你就不只能溫飽自己,還可以溫飽自己的妻兒親人,進一步可以滿足你非物資的心靈享受。
多數的「位子」都設有門檻
古老的農業社會,不必讀什麼書,反正就是下田工,一切可從前人的身體力行中經驗學習;而現代社會想找到一個「位子」,如果我們的知識不足,在競爭之下,我們喜歡的「位子」就會被人搶走;尤其現代社會越來越講究專業,我們不只需要普遍的知識,還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否則當我們要進入某一行業,找某一個「位子」的時候,在入口就已經被人擋住了,因為多數的「位子」都設有門檻,包括你的學經歷。不管你認為這些門檻設得合不合理,這可能是社會各界公認在面對一大群應徵職位的陌生人,最簡單有效的標準。
搶不到「位子」的人會越來越沒有尊嚴
在社會上搶不到「位子」的人,等於沒有貢獻自己的勞力或智力給別人的機會,抑或是你所提供的東西,需要的人不多。這種人一般稱為「失業者」,積極地說叫「待業者」,他們還是要吃飯、要活命。當你無法以自己的付出換取你的需求時,你就會用到他人或社會的資源,那些被你挪用資源的人,是他們所付出的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救濟供養別人的人。搶不到「位子」的人老是拿他人或社會的資源,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尊嚴。
真正把自己當做歷史座標上的一枚星子
讀書上學,獲取知識當然不只為稻粱謀,俄國文豪高爾基説:「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瞭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所以,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簡單地說,一個有知識會思想的人,才算真正把自己當做一枚星子,擺在世界歷史的洪流座標上,明白自己所在的位置,也漸漸地發現其他的大小星子都在哪些軌道、如何運行。這樣,才算真正來到了人間。書,正是上一代對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遺言;它是將死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它是準備去休息的哨兵向前來代替他的崗位的哨兵的命令。
人生好比一齣戲,每個人都在戲裡扮演一個角色。我們每天一早起床,就會跟很多人講話,我們講的話就等於舞台上的口白。世界的大舞台,天天都在上演新戲,只不過這些新戲碼的情節,都跟上一幕或上上幕有點關聯。你可以想像,如果我們被推上一個舞台,迎面而來的人講的話,他的用字遣詞,他甚至有時會意在言外,如果你都聽不懂,或曲解他的意思,那麼,這戲怎麼演下去?
讀書,多少有那麼點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上一幕戲演些什麼?前一個在台上的人物說些什麼?好讓我們能上了台就慢慢能搭上腔,可以把戲唱下去。
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去上學?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只要有書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上學呢?
再好的書,廣義包括音樂、圖片、影片,即使再精彩,也都只是單向傳播;就算標榜有互動功能的網路,也只是個虛擬環境。我們確實可以從以上這些多媒體的教材,學習到很多人生必需的裝備,傳承到很多先人的智慧。不過,總好像還少了個什麼東西。原來,少了一點「人味兒」。我們生吞活剝地把書本裡、電影裡的口白栽下來,在自己上舞台時硬是一個字一個字照唸,好像也找不到特別的毛病,但總覺得有些獃獃的,不夠靈動。仔細想想,原來就是差了點臨場的真實感。
上學,多少有那麼點「預演」的意思,就是讓我們綜合別人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洞見,儘可能對人間的每一件事情,都先預習一下,在還沒有上大舞台演戲之前,先在學校預演幾遍。
或許你會問,即便如此,我也不一定要到「學校」去「預演」,也就是不一定要上學。不過,我們可以先想想,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去上學,只有非常少數人選擇在家自學;至於完全不學習;而把自己的孩子當成野放的土雞,讓他自生自滅的情況,這是大多數人以及我們的社會所無法認同的,因為「知識的不對等」,會使「這隻粗放的野雞」在未來的群居生活上與人格格不入,不但苦了自己,別人也很不方便。
多數人所以選擇去上學,正是因為多數人都認同上述的三件寶物是一個公民應該要儘量具備的。不過,如果每個小孩都自己請老師來教,成本太高了,而由父母來自己教,父母就不能去上班賺錢來供養孩子的其他需求,父母也不見得有能力教這麼多學科;況且在學校裡大家在一起學習,比一個人自學或可以提早使人感受到與人合作的經驗。演戲之前的「預演」也要有人跟你演對手戲,上學正好可以找到免費而真實的準演員和你預演對手戲。
正因為這許多理由才想出個辦法,大家集資辦學校,文明國家都會從納稅人的錢當中,編列很高的教育預算,讓自己的國民能儘量上學,在學校學習做一位好公民的普通常識,也學習可以幫助社會進步的專業知識。
如果你不想上學就要面對這兩件事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證的,你當然可以選擇不上學。不過,如果你不想上學,但你肯定上述的三件寶物還是你要的,那麼你必須思考以下幾件事:
1) 你等於放棄社會公平投資上每一個人身上,希望能栽培他成為「社會可用之材」的資源。你可以硬坳自己生下來的目的不是成為「社會可用之材」,倘此,相對地,你也就沒有權利要求別人的勞動成果為你所「用」,因為這是一個互助的社會。以台灣為例,政府每年有七百多億元的高等教育經費,其它先進國家更是數倍、數十倍於此,你不上學的意思就是打定主意爸媽乖乖納稅,你自己賺錢也要乖乖繳稅,但是你爸媽和你自己繳給政府的錢,你一塊錢也不想用到它,奉送讓別家的孩子去用它。
2) 如果你也肯定上述的三件寶物還是你要的,那麼你必須要花自己的錢去學習。那些你私人延聘教你的家教老師,他們絕大多數是享受政府的教育經費學習一身本領的,因為他一次只教你一個人,所以學費可能要30-50倍(一個班級有30-50人)於學校的學費,你有這麼多錢嗎?
文明國家的國家預算中,教科文的預算經常是排行第一的,以台灣為例,2009年度歲出最高的就是教科文預算,總數達3430億元。你不去上學,等於在這麼一大塊的社會資源中自我放棄。不但放棄,你還得花錢自己去學習。
學校課程不可能為你量身訂做
高爾基說:「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眼的引路人一樣。」學習的目的是要掌握真理。這裡所說的真理,是指那些可以使我們合理而快樂生活的本事。
真理是在漫長地發展的認識過程中被掌握的,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繼續。所以,學習必須要按部就班,至於怎樣學習,先學什麼後學什麼才有效;哪些需要學?哪些不需要學?這就是學校功能的一部分。
也許你已經試過學校,你發現學校排的課,要你學的科目,不盡都是你滿意的。這是當然的,你忘了你是和大家一起共用學習資源嗎?因此課程的設計是符合大家需要的;而不是特別為你一個人量身訂做的,你當然不可能完全滿意。不過,我建議你不要硬柪說學校的課沒有一樣你可以忍受的;倘此,你只有一途,就是自己去花錢請家教。
現在,假設你已經決定上學了,那麼我就要開始跟你討論,怎樣得到學校帶給我們的好處;並且更重要的,怎樣不受學校帶給我們的害處。
小時候讀書分數差不要自卑
中學以前的教育,一般都是通識教育,因為它要讓所有受教育的人都有機會發現自己的才能和興趣可能在哪裡,因此要學習的科目比預期的還要多。所以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在學校的功課,不能每一個科門都好,那也是很自然的。
2001年諾貝爾生理期醫學獎得主帝姆漢特(Tim Hunt),他因發現了控制基因「賽克林」(Cyclins,意為周期)而得獎。他的發現有助於了解細胞分裂的本質,而癌細胞這是在失控狀況下的分裂,從這個角度說,基礎性研究將幫助人類最終打敗癌症。帝姆漢特就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他說:「一個人小時候讀書的分數差,不要自卑;因為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他說我的成績生物最好,英語也不錯,法語就差了,拉丁語最差,數學簡直一團糟,物理不怎麼樣。」
最近朋友問起我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我原以為他只是隨口說說,因為孩子不喜歡讀書太正常了,殷琪就不喜歡讀書,還放火燒學校被退學。自己「供出」不喜歡讀書或不想上學,一般在小學不多,在國中、高中的孩子則不但會說出來,還會做出來,包括上課睡覺或乾脆逃學。
慶幸自己生了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台灣的教育使孩子不愛讀書太自然了,隨便找就有一大堆理由不想讀書。你試過怎樣告誡孩子要讀書嗎?仔細想想,你提出的「上學之必要」的理由,可以說服得了自己嗎?如果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要上學,而要求比你小三十歲孩子要樂於讀書上學,這說得通嗎?
首先,你要慶幸自己生了一個正常的孩子,或說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一個「從來就不問讀書要幹嘛,對上學感興趣」的孩子,在這個議題的發見、思考和行動上,顯然都輸給前者。
「讀書」不只是捧一本書大讀特讀
開宗明義,你可以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讀書?」
「讀書」這件事,很容易讓人想到就是拿一本「教科書」在教室裡聽講、上課。事實上「讀書」的意思和活動並非是那麼狹隘。我們不妨把「讀書」改成「增進知識」、「促進腦力的靈活」和「體驗人生,讓自己快樂也使別人快樂」等幾件事來理解,這大概是讀書的目的。換句話說,我們是為了要達到這三個目標,所以才去「讀書」。
至於要得到這三件寶物,一定要捧書大讀特讀嗎?當然不是,隨著媒體的多元化,大家都同意現在及未來嬗遞知識、磨練智力及感染快樂的媒介,已經不再只是硬梆梆的書和文字了,影像重要到什麼程度,你只要走一趟台北市立美術館,參觀正在展出的「2008台北雙年展」(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PKID=243) ,當你看到所有的展出作品幾乎都以影像表達,「讀書」是不是寒窗捧書,就可以不言而喻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只是不喜歡捧著書猛讀,可以不必那麼早就緊張。
影像媒體越來越重要
可見現代人追求真理,已經不再是鑿壁引光、懸樑刺股地苦讀,而是多面向的。但為什麼現代教育還是沒有放棄以書本、文字做為主要教材,這涉及方便性、經費以及文字及書寫媒體的特質等問題。因為相對之下,文字和書本是既方便又經濟的載具,同時文字媒體對於必須反覆思考的內容,相對之下可以更精確表達。不過,此一現象因為數位革命,有不斷被修正的可能,這可以從電腦儲存設備越來越便宜,影音檔案越來越被大量使用等現象預見未來。
沒有具備必要的「知識」會有什麼後果?
聰明的孩子會問:「這三件寶物,是每一個人都要有的嗎?沒有這三件東西,或是雖有一點但不太足夠會有什麼後果呢?」
我們先談沒有這三件寶物,尤其是沒有必要的「知識」會有什麼後果?
人不可能離群索居,群居的社會自然就會分工合作,人活著就必須在群體社會中,找到一個「位子」,而從這個「位子」出發,你可以做一些對別人有益的事;也因此別人才會相對地做一些對你有益的事,包括讓你能得到溫飽和讓你得到快樂。你越能服務更多人,幫上更多人的忙,就會有更多人來回報你,這時候你就不只能溫飽自己,還可以溫飽自己的妻兒親人,進一步可以滿足你非物資的心靈享受。
多數的「位子」都設有門檻
古老的農業社會,不必讀什麼書,反正就是下田工,一切可從前人的身體力行中經驗學習;而現代社會想找到一個「位子」,如果我們的知識不足,在競爭之下,我們喜歡的「位子」就會被人搶走;尤其現代社會越來越講究專業,我們不只需要普遍的知識,還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否則當我們要進入某一行業,找某一個「位子」的時候,在入口就已經被人擋住了,因為多數的「位子」都設有門檻,包括你的學經歷。不管你認為這些門檻設得合不合理,這可能是社會各界公認在面對一大群應徵職位的陌生人,最簡單有效的標準。
搶不到「位子」的人會越來越沒有尊嚴
在社會上搶不到「位子」的人,等於沒有貢獻自己的勞力或智力給別人的機會,抑或是你所提供的東西,需要的人不多。這種人一般稱為「失業者」,積極地說叫「待業者」,他們還是要吃飯、要活命。當你無法以自己的付出換取你的需求時,你就會用到他人或社會的資源,那些被你挪用資源的人,是他們所付出的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救濟供養別人的人。搶不到「位子」的人老是拿他人或社會的資源,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尊嚴。
真正把自己當做歷史座標上的一枚星子
讀書上學,獲取知識當然不只為稻粱謀,俄國文豪高爾基説:「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瞭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所以,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簡單地說,一個有知識會思想的人,才算真正把自己當做一枚星子,擺在世界歷史的洪流座標上,明白自己所在的位置,也漸漸地發現其他的大小星子都在哪些軌道、如何運行。這樣,才算真正來到了人間。書,正是上一代對這一代人在精神上的遺言;它是將死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它是準備去休息的哨兵向前來代替他的崗位的哨兵的命令。
人生好比一齣戲,每個人都在戲裡扮演一個角色。我們每天一早起床,就會跟很多人講話,我們講的話就等於舞台上的口白。世界的大舞台,天天都在上演新戲,只不過這些新戲碼的情節,都跟上一幕或上上幕有點關聯。你可以想像,如果我們被推上一個舞台,迎面而來的人講的話,他的用字遣詞,他甚至有時會意在言外,如果你都聽不懂,或曲解他的意思,那麼,這戲怎麼演下去?
讀書,多少有那麼點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上一幕戲演些什麼?前一個在台上的人物說些什麼?好讓我們能上了台就慢慢能搭上腔,可以把戲唱下去。
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去上學?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只要有書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上學呢?
再好的書,廣義包括音樂、圖片、影片,即使再精彩,也都只是單向傳播;就算標榜有互動功能的網路,也只是個虛擬環境。我們確實可以從以上這些多媒體的教材,學習到很多人生必需的裝備,傳承到很多先人的智慧。不過,總好像還少了個什麼東西。原來,少了一點「人味兒」。我們生吞活剝地把書本裡、電影裡的口白栽下來,在自己上舞台時硬是一個字一個字照唸,好像也找不到特別的毛病,但總覺得有些獃獃的,不夠靈動。仔細想想,原來就是差了點臨場的真實感。
上學,多少有那麼點「預演」的意思,就是讓我們綜合別人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洞見,儘可能對人間的每一件事情,都先預習一下,在還沒有上大舞台演戲之前,先在學校預演幾遍。
或許你會問,即便如此,我也不一定要到「學校」去「預演」,也就是不一定要上學。不過,我們可以先想想,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去上學,只有非常少數人選擇在家自學;至於完全不學習;而把自己的孩子當成野放的土雞,讓他自生自滅的情況,這是大多數人以及我們的社會所無法認同的,因為「知識的不對等」,會使「這隻粗放的野雞」在未來的群居生活上與人格格不入,不但苦了自己,別人也很不方便。
多數人所以選擇去上學,正是因為多數人都認同上述的三件寶物是一個公民應該要儘量具備的。不過,如果每個小孩都自己請老師來教,成本太高了,而由父母來自己教,父母就不能去上班賺錢來供養孩子的其他需求,父母也不見得有能力教這麼多學科;況且在學校裡大家在一起學習,比一個人自學或可以提早使人感受到與人合作的經驗。演戲之前的「預演」也要有人跟你演對手戲,上學正好可以找到免費而真實的準演員和你預演對手戲。
正因為這許多理由才想出個辦法,大家集資辦學校,文明國家都會從納稅人的錢當中,編列很高的教育預算,讓自己的國民能儘量上學,在學校學習做一位好公民的普通常識,也學習可以幫助社會進步的專業知識。
如果你不想上學就要面對這兩件事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證的,你當然可以選擇不上學。不過,如果你不想上學,但你肯定上述的三件寶物還是你要的,那麼你必須思考以下幾件事:
1) 你等於放棄社會公平投資上每一個人身上,希望能栽培他成為「社會可用之材」的資源。你可以硬坳自己生下來的目的不是成為「社會可用之材」,倘此,相對地,你也就沒有權利要求別人的勞動成果為你所「用」,因為這是一個互助的社會。以台灣為例,政府每年有七百多億元的高等教育經費,其它先進國家更是數倍、數十倍於此,你不上學的意思就是打定主意爸媽乖乖納稅,你自己賺錢也要乖乖繳稅,但是你爸媽和你自己繳給政府的錢,你一塊錢也不想用到它,奉送讓別家的孩子去用它。
2) 如果你也肯定上述的三件寶物還是你要的,那麼你必須要花自己的錢去學習。那些你私人延聘教你的家教老師,他們絕大多數是享受政府的教育經費學習一身本領的,因為他一次只教你一個人,所以學費可能要30-50倍(一個班級有30-50人)於學校的學費,你有這麼多錢嗎?
文明國家的國家預算中,教科文的預算經常是排行第一的,以台灣為例,2009年度歲出最高的就是教科文預算,總數達3430億元。你不去上學,等於在這麼一大塊的社會資源中自我放棄。不但放棄,你還得花錢自己去學習。
學校課程不可能為你量身訂做
高爾基說:「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眼的引路人一樣。」學習的目的是要掌握真理。這裡所說的真理,是指那些可以使我們合理而快樂生活的本事。
真理是在漫長地發展的認識過程中被掌握的,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繼續。所以,學習必須要按部就班,至於怎樣學習,先學什麼後學什麼才有效;哪些需要學?哪些不需要學?這就是學校功能的一部分。
也許你已經試過學校,你發現學校排的課,要你學的科目,不盡都是你滿意的。這是當然的,你忘了你是和大家一起共用學習資源嗎?因此課程的設計是符合大家需要的;而不是特別為你一個人量身訂做的,你當然不可能完全滿意。不過,我建議你不要硬柪說學校的課沒有一樣你可以忍受的;倘此,你只有一途,就是自己去花錢請家教。
現在,假設你已經決定上學了,那麼我就要開始跟你討論,怎樣得到學校帶給我們的好處;並且更重要的,怎樣不受學校帶給我們的害處。
小時候讀書分數差不要自卑
中學以前的教育,一般都是通識教育,因為它要讓所有受教育的人都有機會發現自己的才能和興趣可能在哪裡,因此要學習的科目比預期的還要多。所以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在學校的功課,不能每一個科門都好,那也是很自然的。
2001年諾貝爾生理期醫學獎得主帝姆漢特(Tim Hunt),他因發現了控制基因「賽克林」(Cyclins,意為周期)而得獎。他的發現有助於了解細胞分裂的本質,而癌細胞這是在失控狀況下的分裂,從這個角度說,基礎性研究將幫助人類最終打敗癌症。帝姆漢特就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他說:「一個人小時候讀書的分數差,不要自卑;因為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他說我的成績生物最好,英語也不錯,法語就差了,拉丁語最差,數學簡直一團糟,物理不怎麼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